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習蕭會”深化兩岸經濟合作關係

2013年04月10日 09:1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榮譽董事長蕭萬長日前率團參加博鰲論壇,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與蕭萬長會面。臺灣《旺報》今日發表社評文章點評“習蕭會”。文章指出,“習蕭會”已在深化兩岸經濟戰略合作關係上,取得具體成果。

  全文摘編如下:

  2008年蕭萬長在接任臺當局副領導人之前率團參加博鰲論壇年會,並與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會面,被稱之為“有里程碑意義的會晤”。當時蕭萬長提出“正視現實,開創未來,擱置爭議,追求雙贏”的兩岸關係發展16字原則,並獲致胡錦濤正面響應,從而開啟兩岸和平發展的嶄新局面。

  5年以來,海基、海協兩會簽署18項協議,實現兩岸直接、雙向、全面正常化的經貿關係;2010年6月兩岸簽署ECFA,邁向制度化經濟合作;今年2月兩岸貨幣清算機制正式上路。蕭萬長點出“5年時間只是歷史一小步,但是對兩岸關係發展則是關鍵一大步”,雙方總結了5年來兩岸和平發展的歷史機遇。

  要更進一步推動兩岸關係,仍有很多障礙與瓶頸必須克服。從經濟面來看,面對近年國際金融及經濟的巨大變化,兩岸皆有經濟轉型升級的迫切壓力,在缺乏經濟戰略及政策協調下,兩産業分工逐漸從“互補大於競爭”轉變為“競爭大於互補”。

  “習蕭會”上,蕭萬長就進一步推動兩岸和平發展提出3點期許,盼望兩岸共同面對“全球經濟新局”——全球金融和經濟仍處於不穩定的結構調整階段,區域經濟整合快速發展正改寫全球經濟版圖,兩岸合作仍存在很多必須克服的障礙和瓶頸。兩岸必須以“新的思維”,尋找“新的支點”,建立“新的模式”,促使兩岸合作全面升級。

  對應蕭萬長的談話,習近平在首次發表對兩岸關係發展的談話中提出“四點希望”,具體響應當前臺灣朝野關切的重要問題。第一,希望本著兩岸同胞一家人的理念促進兩岸經濟合作。第二,希望兩岸加強經濟領域高層次對話和協調,共同推動經濟合作邁上新臺階。第三,希望兩岸加快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後續協議商談進程,提高經濟合作制度化水準。第四,希望兩岸同胞團結合作,共同致力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在臺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方面,習近平響應“兩岸可以適時務實探討經濟共同發展、區域經濟合作進程相銜接的適當方式和可行途徑,為兩岸經濟合作增添新的活力”;國臺辦新聞局長楊毅闡釋,“兩岸可找出適當可行方式,務實探討合情合理的解決方式。”

  “習蕭會”已在深化兩岸經濟戰略合作關係上,取得具體成果。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