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臺當局拋“核四公投”後面臨最棘手問題

2013年02月28日 13:3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當局拋出“核四公投”後,藍綠為核四全面開戰擺開陣仗。香港中評社今日發表評論觀察指出,除了專業的反核團體,民間的新興反核力量如“10萬媽媽反核四”,也許比政黨還有力量,政黨退居第二線,讓柔性力量直接與馬當局衝撞,情況會是如何?可能就不是馬當局所能預料。這也是馬當局拋出“核四公投”後面臨最棘手的問題。

  評論摘編如下:

  臺“閣揆”江宜樺拋出“核四公投” 後,“核四續建與否”以及“公民投票”兩道政治大菜一起端上臺面,藍綠磨刀霍霍為核四全面開戰擺開陣仗。 

  表面看來,“公投法”門檻甚高,須有5成投票率,半數同意才過關,國民黨可以“公投法”斬斷在野黨要求停建核四的訴求,取得絕對有利地位。但藍軍也有盲點,輕忽“公投”題目設定的較勁,也忽視社會力量及在野黨宣導的作為。 

  從綠營思維來看,“核四公投”過程可能比結果更為重要。民進黨著重的是,“核四公投”過程反馬勢力的集結,綠未必是輸家。 

  外界認為,馬當局拋出“核四公投”,讓長期主張“核四公投”的反核團體及民進黨來個措手不及,不敢説反對“公投”。國民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策略,看似高招,其實是在走險棋。 

  藍綠過招,民進黨不僅正面迎戰,還拋出“是否同意續建核四”的題目作為反制。前主席蔡英文率先喊出,基於責任政治,執政黨的政策既然是保核四,“公投”題目就應設定為“核四是否續建”而不是在野黨主張的“核四應否停建”。

  續建與停建的一字之差,正是“核四公投”翻轉的關鍵。因為“公投”題目如果是“續建”,那麼執政的國民黨就必須爭一半以上的選民支援續建,如果是“停建”就變成民進黨要爭取一半以上的選民出來支援停建核四。 

  在“公投”無法綁選舉的情況下,想要有過半選民出來支援“續建”或“停建”核四都是一件高度困難的政治工程,這是藍綠斤斤計較“核四公投”題目設定權的根由所在。接著,還有“公投”範圍是全臺性?還是地區性?也是大有學問。 

  如果是“全臺性公投”,中南部對核四議題比較沒有切身感受,出來投票選民可能不踴躍;但“公投”範圍僅在核四所在地的新北市,或鄰近縣市(臺北市、基隆市、桃園縣及宜蘭縣)等,反核聲浪與強度不可同日而語。另外,民進黨也有意把主戰場放在“立法院”,爭取修法降低“公投”門檻。 

  另一個隱然興起的是,民間團體在“核四公投”扮演的角色。除了專業反核團體外,還出現一股新興反核力量,以富邦金控掌門人蔡明忠的夫人陳藹玲為首的“10萬媽媽反核四”。 

  有人稱這個組織為“貴婦團”,她們看到日本311核災的巨大破壞力,為了下一代安全而反核,包括知名人藝人林志玲等人都加入。這股性力量相當驚人,比政黨更有力量。因為她們所圖的不是政治利害,也不是政黨利益,而是安全的非核家園。馬當局端出“核四公投”解決紛爭,正是這股新興反核力量的催化。 

  由於,蘇貞昌與蔡英文都已強調,反核應由民間做起,政黨只是輔助配合的角色,黨中央更把重點放在“國會”攻防,主戰場在“立法院”。如果,政黨退居第二線,讓柔性力量直接與馬當局衝撞,情況會是如何?可能就不是馬當局所能預料。這也是馬當局拋出“核四公投”後面臨最棘手的問題。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