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蘇貞昌不了解大陸 遑論制定兩岸政策

2012年12月06日 08:2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民進黨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蘇貞昌兼任召集人,把謝長廷踢出局,無異於向外界宣告民進黨無意調整“臺獨”路線。蘇貞昌和一些民進黨人連大陸現狀也不了解,遑論制訂切實可行的兩岸政策了。

  評論摘編如下:

  俗話説“蛇無頭不行”,今年以來民進黨兩岸路線轉型工程裹足不前,關鍵還在於該黨主席蘇貞昌故步自封,不敢挑戰“臺獨”黨綱。許多人對此感到困惑,因為按常理,蘇貞昌應該是民進黨內最著急調整兩岸路線的人。他盤算以黨主席一職為跳板,進軍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那應是屆時69歲的蘇貞昌政治生涯最後一役。過去8年兩次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民進黨因死抱“臺獨”黨綱而敗在國民黨手上,所以,民進黨要翻身,首要任務就是調整兩岸路線。但眨眼間一年又過,蘇貞昌並無太多作為。

  最近民進黨成立了“中國事務委員會”,蘇貞昌兼任召集人,把謝長廷踢出局,無異於向外界宣告民進黨無意調整“臺獨”路線。可見,民進黨兩岸路線調整工程與黨內權力爭鬥纏繞在一起,增加了其調整兩岸政策的多變性和複雜性。誠然,蘇貞昌獨攬黨內兩岸政策指揮棒,並無不可,只要他能提出有利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觀點。但“中國事務委員會”成立當天,他竟説“臺灣是主權獨立國家”、“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云云。此番言論只能增加島內民眾對民進黨無力處理兩岸關係的疑慮。看來,蘇貞昌對島內“求和平、拼經濟”的主流民意仍未有充分和清醒的認識。據悉,他認為,下屆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最重要的議題是島內民生和經濟,並非兩岸。然而,大陸作為臺灣最大的出口地,與島內經濟密不可分,加之兩岸已于2010年6月簽署了經濟合作框架協議,要發展島內經濟,解決民生問題,豈可忽視大陸?

  蘇貞昌只從負面角度解讀大陸,不僅不能正確了解大陸現狀,而且也無法體會大陸對臺政策釋出的善意。

  蘇貞昌未能客觀認識大陸,一方面是沒有登陸考察的經歷,另一方面是收到錯誤資訊。“中國事務部”是民進黨關於兩岸議題的重要智庫。該部門主任洪財隆認為,“九二共識”這類“一刀切”公式是“虛”的東西,一直在這上頭打轉,不但引起紛擾,也無法維持兩岸真正和平穩定。此言差矣。中共上月首度把“九二共識”寫入黨代表大會報告,表明瞭對“九二共識”作用的充分肯定以及對堅持“九二共識”意義的高度重視。這幾年兩岸正是堅持“九二共識”,才使兩岸關係破冰回暖。

  蘇貞昌和一些民進黨人連大陸現狀也不了解,遑論制訂切實可行的兩岸政策了。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