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被政治口水淹沒的島內反腐

2012年12月05日 08:08: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連日來,弊案、反腐成了島內政壇的關鍵詞。一樁樁貪腐案件,在藍綠陣營都丟下了震撼彈。

  藍營嚴打被指“作秀”

  臺灣《聯合報》12月2日報道,11月30日,國民黨籍南投縣長李朝卿竟發“災難財”,因涉嫌收受工程回扣近1000萬新台幣被檢方申押。從最早盡力提攜的前“行政院秘書長”林益世,到“禮讓、拉攏”的前無黨團結聯盟“立委”顏清標,再到當初力薦的李朝卿,一個個接連涉弊,原本看做是“福將”的卻已然都成了不得不面對的“重負”。一向以清廉自居的馬英九,形象蒙塵不説,在“辦事不行,如今連用人也不行了”的質疑聲中,連帶整個國民黨的形象也大大受損。

  對此,國民黨“快刀止血”,國民黨中央考核紀律委員會11月30日作出決議,宣佈對李朝卿處以停止黨權的處分。國民黨發言人殷瑋表示,黨主席馬英九對該案非常關切,第一時間要求黨中央必須掌握情況,慎重處理。而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卻表示,國民黨的相關舉動是“媒體上秀來秀去”。

  綠營“護短”招致批評

  就在李朝卿被收押的同一天,民進黨籍嘉義縣長張花冠也因為涉嫌弊案遭收押和起訴,“五星級施政縣長”卻被起訴政商勾結,受賄達700多萬元新台幣。

  自己人涉案,蘇貞昌對媒體強調説,張花冠案可能是“司法經常搞烏龍”所致,民進黨在處理貪腐問題上必須更慎重。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2日更直接表示,民進黨在一審判決後,才會啟動黨紀。她還質疑,政治人物長期受司法不公平對待,張花冠與李朝卿同時收押,很難讓人相信其中沒有政治因素。

  國民黨在快速止血的同時,也該出手時就出手。殷瑋12月1日表示,民進黨和蘇貞昌對張花冠遭起訴的回應做法是民進黨“標準動作”,這樣的戲碼已上演多次。民進黨面對司法唯一的“處理機制”顯然叫做“只準判藍,不準判綠”。蘇貞昌轉移焦點,矛頭指向媒體、司法或國民黨,都不能改變民進黨護短、胡亂扭曲司法的事實。

  當反貪遇到“藍綠惡鬥”

  藍綠陣營的貪腐案件引發島內輿論一片譁然,由此引發的政治口水更讓民眾厭煩。

  臺《聯合報》的評論説,政黨堅持反貪的態度,不僅可作為司法肅貪清腐的後盾,也有助於形成黨內清廉的風氣和規範,這是民進黨必須厘清與修正的視野。把不利於同黨人士的偵查結果都解釋為“政治迫害”及“司法烏龍”,豈非得了“政治迫害”或“司法迫害”妄想症?“政治迫害”或“司法迫害”拿不出證據的指控,反而是“迫害政治”、“迫害司法”。

  臺《中國時報》的評論指出,歷經一連串官員貪瀆醜聞,在當局滿意度低迷的情況下,國民黨明快祭出黨紀止血,其實是迫不得已的選擇。國民黨做出處分之後,理應閉門檢討,若拿出來誇耀,同樣匪夷所思。民進黨第一時間沒有積極作為、不展開內部調查,如果裝聾作啞交給司法也就罷了。偏偏兩任黨主席還一味護短,高分貝質疑,怎能堵住悠悠之口?

  反腐卻被政治口水淹沒。有島內民眾直言,當反腐遇到一如既往的“藍綠惡鬥”,民眾大概只有徒呼奈何的份了。(記者 木曰)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