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蘇貞昌機關算盡錯打一首好牌

2012年11月30日 09:2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在上周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時重申黨的“臺獨”立場不變。香港《大公報》29日發表評論指出,在蘇貞昌眼裏必自認打贏了這一仗:緊緊抓住黨內兩岸事務的大權,殊不知機關算盡反誤了卿卿性命。民進黨不放棄“臺獨”,將無法與大陸交流,遑論重登“執政”舞臺了。蘇貞昌即使掌握一黨權柄,卻再不能更上一層樓。

  評論摘編如下:

  眨眼間已到年底,民進黨兩岸路線轉型工程依然裹足不前。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在上周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時重申黨的“臺獨”立場不變,不啻是向黨內外宣告:民進黨無意調整兩岸主張。在蘇貞昌眼裏,必自認打贏了這一仗:緊緊抓住黨內兩岸事務的大權,排擠主張“憲法一中”、“憲法各表”的“勁敵”謝長廷;以“臺獨”神主牌壓制黨內要求調整兩岸路線的聲浪,顯示自己一黨之主的霸氣。殊不知,機關算盡反誤了卿卿性命。民進黨不放棄“臺獨”,將無法與大陸交流,遑論重登“執政”舞臺了。蘇貞昌即使掌握一黨權柄,卻再不能更上一層樓。   

  回顧這一年來,民進黨不是沒有打開“民共交流”大門的機會,尤其是大陸方面展現了務實靈活的政策,只要民進黨放棄“臺獨”立場,兩黨就可進行黨際交流。而對民進黨人士,大陸始終敞開大門,只要支援兩岸關係改善發展,都願創造條件,讓他們到大陸看一看、走一走,實際了解大陸的發展進步,以及大陸對臺政策方向,都體現了大陸的善意和誠意,亦為民共對話營造了友善氛圍。   

  然而,面對大陸遞出來的橄欖枝,民進黨似乎不以為然。今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民進黨再次因“臺獨”立場而敗北,黨內要求“了解中國、加強交流”的聲音此起彼伏,蘇貞昌在競選黨魁時也表明要加強黨內對“中國政策”的研究,當選後分別成立了“中國事務部”和“中國事務委員會”。時至今日,民進黨終於承認對大陸認識不足,願意正視兩岸問題,原本是一個很好的出發點,但可惜不脫“臺獨”邏輯。儘管黨內有人提議應稱“兩岸事務委員會”,以響應大陸的善意,但最終被否決。謝長廷等黨內重量級人士亦拒絕參加“中國事務委員會”,使之失去了整合黨內兩岸主張的意義,而淪為名存實亡的空殼機構。正如島內輿論所言,蘇貞昌一手好牌,卻落得個輸局。   

  當下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已由開創期進入鞏固深化的新階段,但民進黨竟連站在兩岸交流起點的勇氣都沒有。看來,民進黨仍未充分意識到“臺獨”立場對黨政治前途的傷害,仍然妄想4年後可捲土重來。兩岸交流攸關島內經濟民生建設,一個沒有切實可行的兩岸政策的政黨是無法獲得選民信任的。不能贏得選舉,一個政黨的政治生命也就走到盡頭了。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