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臺媒:民進黨有三位主席?

2012年11月22日 09:2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央日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民進黨現任主席雖然是蘇貞昌,但是由於他不再像過去一樣在許多事情上,有如外號“衝衝衝”的表現,不論是在內政議題或者兩岸議題上,都採取“等等等”的策略,以致于讓兩位前主席蔡英文、謝長廷有許多揮灑空間,讓外界不知誰才是現任民進黨主席。 

  評論説,蘇貞昌在當選主席後曾對外表示,不排斥與“執政”的國民黨主席馬英九見面。若是朝野政黨主席得以見面,不論會談過程與結果如何,都可以堅立蘇貞昌的主席地位,因為只有在那個位置上才可以做那樣的事。然而蘇貞昌並沒有如此做,所採取的作法與蔡英文無異,既然兩者沒有什麼差別,民進黨內為什麼要選擇年長且被蔡英文擊敗過的蘇貞昌,作為未來的領袖人選呢? 

  評論指出,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作為民進黨內外溝通大陸政策的平臺,是蘇貞昌競選黨主席政見。原本蘇貞昌可以主席的高度來主導黨內兩岸政策的溝通,卻因為採取“等等等”的策略,反而讓謝長廷有機會借登陸訪問,掌握了民進黨內兩岸政策的話語權。謝長廷提出的“憲法共識”、“憲法各表”雖非民進黨的共識,但是卻已被視為可以作為該黨與大陸對話的基礎,使蘇貞昌處於被動地位。 

  評論還説,也正因為蘇貞昌不再“衝衝衝”,才讓蔡英文“國是會議”的提議,能夠立即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蘇貞昌雖然也順勢倡議要舉辦“國是會議”,來解決年金與財政問題,但除了持續批評馬英九以外,未能説明為何非開會不可。反觀蔡英文,卻能立即提出召開“國是會議”的4大理由,即使理由尚待商榷,但已展現在野黨領袖應有的高度。 

  評論最後説,由於蘇貞昌的不積極作為,使得在內政議題上有蔡英文的頻頻發言,在兩岸議題上必須面對如何安排謝長廷的“憲法共識”、“憲法各表”,進而讓民進黨呈現有3位主席的狀態。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