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臺媒:蔡英文為何“疊床架屋”指指點點

2012年11月21日 10:4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華日報》今日發表社論指出,蔡英文要求召開“國是會議”究竟是為臺灣解決問題,還是為自己“搭政治舞臺”?民眾心中自有一把尺。社論摘編如下:

  民進黨要求舉行“國是會議”,討論財政改革與年金改革,馬英九辦公室給予正式回應:馬英九希望邀請蘇貞昌和蔡英文,針對民進黨所設定的議題,進行“國政諮詢會談”,但遭民進黨拒絕。 

  臺灣財政的確遭到一些難題,年金髮放最近更成為“熱議”的話題,應可循既有體制去解決、克服,這也是當局應盡的責任。但“國是會議”是體制外的活動,意味當局體制失能,才需要向體制外尋求救濟,臺灣有糟糕到這個地步嗎? 

  馬英九願意和蘇、蔡二人進行“國政諮詢會談”,尊重蘇、蔡也尊重體制。蘇、蔡一是民進黨現任主席,一是前任主席,馬英九和他們會談,更有“朝野協商”之意,無論他們有什麼意見,可當面提出,暢所欲言,他們為什麼要拒絕?為什麼非要當局勞師動眾舉行“國是會議”,才肯把話説出來呢? 

  首先要求舉行“國是會議”的是蔡英文。她現在是一介平民,任何平民固然都可提出主張,但當局不可能答應任何一位平民的主張。如若蔡英文是“意見領袖”,答應了蔡英文,難道可以拒絕其他人?此外,還有名筆、名嘴“意見領袖”,以及學術界、企業界大小龍頭,任何人要求舉行“國是會議”,當局都得應允嗎? 

  2009年,時任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要求舉行“民間國是會議”,民進黨是在野黨,既標舉“民間”,本可自由舉辦,卻要求馬英九參與。馬英九在此之前,曾多次希望和蔡主席會面皆遭拒絕,凸顯出蔡英文舉行“國是會議”的目的,是要以在野黨指導“執政”黨,以滅了馬當局的威風,來助長自己的威風。這個政治目的,2009年如此,這次亦然。 

  如果蘇貞昌、蔡英文及民進黨人,對當今臺灣所遭遇的困境,有經天緯地的高見,自有許多方式可以表述,如舉辦公聽會或發表文章;馬英九願意和蘇、蔡進行“國政諮詢會談”,更可面對面談問題。管道這麼多,皆舍而不為,是則“國是會議”究竟是為臺灣解決問題,還是為自己“搭政治舞臺”?民眾心中自有一把尺。 

  財政改革與解決年金問題,“行政院”已籌謀規劃多時。馬英九也在徵詢各方意見,今天將邀集“行政”、“立法”、“考試”三位院長會商,循現有體制處理。曾經“執政”的民進黨難道不明白,體制外的議事,仍須在體制內落實才有效?那麼,體制內既可以做到的事,又何須體制外的“國是會議”疊床架屋指指點點?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