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臺學者讚大陸:青天攬月胸襟闊

2012年06月25日 08:09: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大陸神舟九號飛船于6月16日發射成功,翌日,國臺辦主任王毅在第四屆海峽論壇上宣佈,將進一步放寬臺灣學生和居民在大陸就業的相關政策。相較于臺灣方面對陸生實施“三限六不”及對陸籍配偶居留、就業的從嚴規範,大陸開闊的自信與襟懷,值得借鑒和省思。

  海峽兩岸由於歷史的原因,從軍事對峙到和平交流,一路走來波濤起伏。然基於百姓福祉的考慮,某些不合時宜的人為規制,理當與時俱進地加以翻修。如不久前廣受議論的臺商任大陸政協榮譽職務是否該受處罰的問題,都有深入檢討的必要。

  其實,大陸早在10年前民進黨執政時,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錢其琛在紀念“江八點”發表7週年座談會上,就曾這樣説過:“我們充分理解,由於特殊的歷史背景,形成臺灣同胞複雜的心態;臺灣同胞要求當家做主,與極少數人搞‘臺獨’是有本質區別的。歡迎廣大民進黨成員以適當身份到大陸參觀訪問,增進了解。”這也體現了彼岸宏觀的思維。今年在廈門舉行的第四屆海峽論壇,綠營執政的縣市政府也派出代表出席,而其他民進黨員亦有人應邀與會。這正是一種符合潮流、順應民意的象徵,值得加以肯定。

  海峽彼岸如今成功發射載人飛船,且第一次有女性航太員升空“飛吻天宮”,創下其航太發展史的新紀錄,受到舉世矚目。今年6月11日,國務院發佈了未來3年的《國家人權行動計劃》,就人權問題提出新的改進目標。顯示其人權事業已推進到穩健、全面的新階段,對建立小康社會有重要意義。

  從此可見,大陸由於物質文明及精神文明的提升,增加了軟硬實力與自信心。當前臺灣正處於國際與臺海新形勢之中,自應奮發自強,避免藍綠惡鬥、內耗空轉。尤其在兩岸關係互動中,更應展現“以小事大”之智;期能化敵為友,良性迴圈,在複雜的政經環境裏,爭取可能的最大利益。

  詩仙李白詩云:“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為政者當有長風萬里的開闊視野和胸襟,順應時勢,在公共政策上展露決斷的智慧;而不宜墨守成規,致讓人看不到政局的新氣象。(許文彬 律師、中華人權協會名譽理事長)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