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民進黨人事改組:既團結又“排英”

2012年06月06日 09:2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澳門《新華澳報》5日刊載署名富權的評論文章點評蘇貞昌領導的民進黨進行的首批人事改組。文章指出,蘇貞昌對民進黨中央黨部第一層次的人事佈局的所謂“團結”,並非是完全的,帶有“排英”的性質,這其實是充滿“姦巧”權謀之作。

  全文摘編如下:

  民進黨中央黨部6月4日舉行記者會,由“蘇係”人馬、新任主席蘇貞昌從“超越基金會”帶到中央黨部的主席辦公主任兼發言人王閔生公佈,由具有“蘇係”及“新潮流係”人馬雙重身份的林錫耀出席秘書長;3名副秘書長分別為主責組織的“蘇係”林育生,主掌文宣與政策的“謝係”李俊毅,負責社團與社運的“遊係”林右昌。屬於“臺獨”大佬辜寬敏人馬的吳釗燮出任“政策會執行長”,將被歸類為“英係”的“前執行長”陳其邁“掃地出門”。至於“財委會”主委,及各一級主管部門的負責人,則將在明日召開的民進黨中常會上布達。

  在2007年民進黨內臺灣地區領導人初選期間,蘇貞昌曾痛斥謝長廷“姦巧”,這讓謝長廷一直難以釋懷,直到如今謝長廷有意與蘇貞昌冰釋前嫌,並以“輪也輪到蘇貞昌出席黨主席”來向蘇貞昌示好,豁達地表示過去的恩恩怨怨都一併勾銷,就是“姦巧”仍需要一個説法。但意想不到的是,蘇貞昌對民進黨中央黨部第一層次的人事佈局,其實才是充滿“姦巧”權謀之作。

  這是因為,蘇貞昌在安排民進黨中央黨部最關鍵的位子,屬於“神經中樞”的秘書長和主席辦公室主任兼發言人,都是自己的人馬;而3個副秘書長名額,並非是原先所傳的“英係”、“謝係”、“遊係”各一人;而是將“英係”排除出去,並安排自己“蘇係”人馬為第一副秘書長的前提下,“謝係”、“遊係”各安排一人。而“政策會執行長”的人選,則摒棄了過去傳統上考慮到政策會必須與民進黨“立法院”黨團進行法案等事務的溝通,因而由“立委”兼任的經驗,將屬於“英係”的“立委”陳其邁“掃地出門”,並以該職務據位者必須熟悉兩岸事務為由,安排“陸委會”前主委兼民進黨前駐美代表吳釗燮出任。而吳釗燮除了“政大國關中心”研究員的正職之外,也是由辜寬敏出資成立的“新臺灣國策智庫”的研究員,聯想到辜寬敏曾與蔡英文爭奪黨主席,並曾諷刺蔡英文“穿裙子的辦不了大事”的背景看,這個安排一方面是一個“排英”的陣勢,另一方面卻是要在樹立“蘇係”主導權的前提下,團結黨內“英係”之外的其他各主要派系的格局,在搏得搞好團結的美名,以實際行動消弭黨內憂心蘇貞昌“整碗捧去”,進行“派系平衡”的同時,又巧妙地將也是黨內一個較為主要派系的“英係”排斥在外。這應才是“姦巧”權謀之作。

  實際上,蘇貞昌對於黨內的兩大呼聲:團結和兩岸關係,已經作出了輕重緩急的安排,當務之急是搞好黨內團結,兩岸關係是以後的事。尤其是經過主席選舉,蘇貞昌雖然得到基層黨員的支援,但在黨內上層卻是“惹人嫌”。因此在主席競選過程的後期,蘇貞昌已經放軟身段,表態將會搞好團結。但他在“卡蘇聯盟”的圍剿下,仍能獲得過半得票率,這使蘇貞昌更明白到,目前他與“卡蘇聯盟”的鬥爭,仍是屬於“代理人戰爭”。而2014年的第15屆黨主席選舉,才是真正的“蘇蔡大戰”,當蔡英文摒棄“代理人”親自出馬時,才見真章。因此,蘇貞昌必須在這兩年任期內,充分利用主席的“名器”,團結除“英係”外的黨內其他派系,爭取獲得他們的奧援,在2014年的主席選舉中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甚至是反對過自己的人,將以前“卡蘇聯盟”的人拉為己用,反過來組成“卡蔡聯盟”,來與實力比4名候選人強得多的蔡英文競爭。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