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蘇貞昌“2016之夢”的懸念

2012年05月28日 09:0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5月27日,蘇貞昌贏得民進黨主席選舉。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日發表社評指出,勝選之後,考驗才真正開始,除了要能整合黨內各方山頭派系;更要克服擁蔡陣營的挑戰;除非民進黨在“七合一”選舉大勝,否則蘇貞昌的2016之夢,永遠還會有著懸念。

  社評摘編如下:

  儘管競選過程遭到圍剿,蘇貞昌依然贏得民進黨主席選舉,但勝選之後,考驗才真正開始,除了要能整合黨內各方山頭派系;更要克服擁蔡陣營的挑戰;除非2014年“七合一”選舉大勝,否則就算蘇貞昌現在當選黨主席,也未必能確保2016年黨內初選出線。 

  民進黨這次黨主席選舉,勝負早成定數,預料之中的勝利,顯然並未帶給蘇貞昌太多的喜悅,因為勝選之日正是另一場艱巨戰爭的開始,蘇貞昌面對的考驗及挑戰更甚于前。 

  首先,在黨主席競選過程中,非但“獨派”不支援蘇貞昌,“謝係”、“遊係”、“扁係”及蔡英文的人馬,也都一致反對他;蘇貞昌當選之後,不但立刻面對分裂的黨內生態,而且“一邊一國連線”還有出走組黨的可能,如何弭平選舉恩怨、加強黨的團結,當然是蘇貞昌的首要挑戰。 

  其次,從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失利以來,不管美牛事件、油電雙漲或證所稅風波,民進黨都完全沒有章法,既不能主導議題,也提不出具體可行的方案,只是一味謾罵批評,使得民眾對民進黨同樣也沒有信心,蘇貞昌上臺之後,如何重建民眾對民進黨的信任?自然是當務之急。 

  問題是,民進黨內之所以將蘇貞昌當選視為“民進黨的政治災難”,主要就是認定素來黨同伐異、排斥異己的新潮流與蘇貞昌剛愎自用的政治性格一旦結合,“新蘇係”再度重掌黨權兵符,派系平衡與共治、集體領導與權力分享的民主價值將隨之幻滅;屆時要使民眾重拾對民進黨的信心,恐怕會難上加難。 

  事實上,蘇貞昌能否穩坐黨主席的位置,進而直取2016,2014年的“七合一”選舉將是他最嚴酷的考驗。以目前態勢看來,民進黨在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村里長都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五市議員及縣市議員也有穩定成長的趨勢;朝野勝負的分野,主要就看五市市長與縣市長選舉的結果。在縣市長部分,民進黨極可能由目前的4個增加2至3個;五市部分,也是坐2望3搶4。 

  表面看來,民進黨似乎是選情看好,但蘇貞昌在2005擔任民進黨主席時,縣市長選舉民進黨大敗,事後黨內檢討,認為是蘇貞昌只顧自己、不願得罪黨內勢力,未能提名最佳候選人;同時他一向置身事外,不但很少介入調解黨內紛爭;更重要的是,蘇貞昌明顯保留實力,始終放眼2008年臺灣地區領導人提名,不願太早曝露鋒芒。 

  如今蘇貞昌當上黨主席,黨內當然懷疑他不但不會介入調解黨內紛爭,而且會打壓黨內政敵;“七合一”選舉的黨內提名,很可能淪為“蘇係”結合“新潮流”打壓黨內其他派系的混戰,蘇貞昌也勢將放眼2016台灣地區領導人初選佈局,全力拉攏各地勢力,民進黨自然很難産生最優秀的候選人。從這次各地縣市“黨部主委”選舉,蘇貞昌全力輔選嫡系看來,這些批評顯然並非過慮。 

  此外,雖然蔡英文這次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失利,但民進黨內認為應該讓她再選一次的聲浪始終沒有停止,他們認為蘇貞昌參選黨主席,不但是“卡英”,而且也會使2016民進黨重新“執政”的機會減少。可以預見,在2016年之前反蘇挺蔡的勢力一定不會善罷干休,除非民進黨在“七合一”選舉大勝,否則蘇貞昌的2016之夢,永遠還會有著懸念。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