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蘇貞昌當選後最重要的第一步

2012年05月28日 08:2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據臺媒報道,5月27日蘇貞昌贏得民進黨主席選舉,臺北市、新北市“主委”卻分別由蔡英文所力挺的莊瑞雄、羅致政拿下。香港中評社今日刊載專論文章指出,蘇貞昌想要讓民進黨成為最大“在野黨”,最重的第一步是有效整合派系精英,真正團結,而非虛情假意互動。

  全文摘編如下:

  蘇貞昌獲得過半黨員支援當選民進黨主席,顯示綠營基層期待一個強有力的領導人來重整“綠色隊伍”。蘇貞昌想要讓民進黨成為最大“在野黨”,最重的第一步是有效整合派系精英,真正團結,而非虛情假意互動。 

  蘇貞昌在基層受到歡迎,卻難獲得政治精英與同儕的信任與支援,這是問題所在,也是蘇貞昌入主黨中央後要面臨的課題。尤其,他的嫡系子弟兵張宏陸丟掉“蘇係”的新北市江山,由蔡英文愛將羅致政“插旗”成功,是一個有意義的訊息。 

  對蘇貞昌而言,過半綠營基層支援蘇貞昌入主黨中央,卻不希望蘇係人馬包攬所有的黨內權位,張宏陸在蘇家軍重鎮(新北市)中箭落馬,説明基層黨員也看得懂一人獨大的後遺症。 

  對蔡英文來説,這是民進黨基層對她敗選後的情感投射,也是“非蘇係”在新北市大團結,包括“謝係”、“遊係”、“扁係”以及蔡英文加持,讓羅致政突破蘇家軍重圍,第一位以學者身份擔任縣市黨部“主委”。形成黨中央由蘇貞昌領軍、地方(雙北市)由蔡英文看守的局面。 

  蘇貞昌雖以過半選票拿下黨魁並取得黨機器大權,不過,包括謝長廷、遊錫堃、呂秀蓮及陳水扁等黨內要角或主要派系都忌憚蘇貞昌,派系共治與協調政治,是蘇貞昌入主黨中央後的真實政治生態樣貌。  

  尤其,新北市與臺北市“黨部主委”分別由“英係”的莊瑞雄與羅致政拿下,蔡英文與蘇貞昌較量的籌碼大增,2016蘇蔡再戰一回已難避免。 

  不可諱言,蘇貞昌在“後蔡英文時代”接下黨魁大位,特別難為。蔡英文沒有派系色彩、沒有自己的人馬,因此用人無包袱,任用各派系優秀人才,加上懂得放權,多次大小選舉後,蔡英文終於變成民進黨的共主。 

  蘇貞昌不同,蘇貞昌有強烈、鮮明的政治個性,非自己心腹或班底,較難相信他人,這大大限制他的政治能量與勢力拓展性,如果蘇貞昌的心胸更開拓、更有容乃大,今天的他,或許更不可限量。 

  蘇貞昌已經成為黨主席,應該主動出擊化解黨內對他的疑慮與不安,最直接的作法是直接召開黨內派系或大佬會議,暢通黨內言路管道,甚至公開攬才,釋放一級主管給其他派系精英,而且不要重蹈覆轍派出監軍督軍。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