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港媒:瘋牛病讓島內“美牛風波”現轉機

2012年04月26日 08:2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美國農業部昨日證實在加州發現瘋牛病病例,這對美國畜牧業來説是一個沉重的打擊。香港《大公報》近日刊載評論指出,這對臺灣而言,未嘗不是一個好消息,美國牛只患病,恰能擱置美牛入島事宜,“美牛風波”的解決出現轉機。

  評論摘編如下:

  美國農業部昨天證實,加州一頭乳牛罹患瘋牛病。這是美國自2003年首度發現瘋牛病以來的第4起本土病例。這對美國畜牧業來説顯然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但對太平洋彼岸的臺灣而言,卻是一個“好消息”。早前馬當局因進口美牛問題而被叮得滿頭包,如今美國有牛只患病,臺灣方面大可名正言順擱置擴大美牛入島事宜,正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美牛問題之於每一屆的臺灣當局,都是一塊難啃的“三明治”:一邊要顧及和傾聽民眾的健康訴求,另一邊則是美國“泰山壓頂”式的施壓,而臺灣當局好比是夾心,被兩邊擠得透不過氣來。美國于2003年12月底傳出瘋牛病,多個國家和地區聞牛色變,紛紛禁止美國牛肉進口。當時臺灣的陳水扁當局鋻於民情洶湧,亦禁止美牛輸臺,但2005年4月迫於美國的壓力而不得不解禁;3個月後,美國傳出第2起瘋牛病,美國牛肉再度遭禁止輸臺,但半年後扁當局即開放30個月齡以下、去除特定風險物質的去骨肉塊,由於害怕民意反彈,只在官方網站上“靜悄悄”地宣佈了相關決定。

  2009年10月馬當局與美國簽署了“美國牛肉輸臺議定書”,擴大進口美國牛肉規模,包括30個月齡以下的美國帶骨牛肉、內臟和絞肉。今年1月島內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剛結束不久,美國又迫不及待地來“敲門”,要求馬當局重新考慮擴大進口美牛。但近月島內的美牛頻頻被驗出瘦肉精,民間一片恐慌,美國又步步逼近,“美牛風波”大有一觸即發之勢。馬當局情急之下拋出16字方針“安全容許,牛豬分離,強制標示,排除內臟”,安撫美方和島內民情。但畢竟是權宜之計,美牛問題終須解決。如今美國牛只再現瘋牛病,這對馬當局來説猶如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是平息“美牛風波”的契機。根據國際上的慣常做法,當一國牲畜染病,其他國家和地區有權禁止輸入該國肉品。上世紀90年代瘋牛病侵襲英國,歐盟即對英國牛肉實施了兩年多的禁令。2001年瘋牛病肆虐日本,大陸在隨後8年一直禁止進口日本牛肉。而以往美國傳出瘋牛病時,臺灣方面也曾多次中止進口美牛。因此,以瘋牛病為理由,擱置擴大進口美牛,美國也只能自認倒楣。

  這幾個月臺灣的美牛問題主要是卡在瘦肉精上,儘管至今醫學界還沒有發現有人因吸收過量瘦肉精而死亡的個案,但島內的恐慌情緒已是有增無減,遑論是被證實可導致人類死亡的瘋牛病了。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