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佈局嚴密、求勝心切:蘇貞昌的最後一搏

2012年04月12日 08:2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民進黨主席熱門人選蘇貞昌昨日正式登記參選。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蘇貞昌勝算最大,行事卻最為低調,主要是不想“見光死”。蘇貞昌前期的一系列活動足見蘇係佈局嚴密和求勝心切,今後4年是其政治生涯最後一搏的關鍵時期,可謂成敗在此一舉。

  評論摘編如下:

  民進黨主席熱門人選蘇貞昌昨天正式登記參選。相較于其他競爭對手一早就敲鑼打鼓似地表明參選意願,蘇貞昌可謂“猶抱琵琶半遮面”,直到最後一刻才露真章。其實在一眾參選人中,其勝算最大,但行事卻最低調,主要是不想“見光死”。由此可見,蘇貞昌對這次黨魁選舉是抱著志在必得的決心,不容許出一丁點兒差錯,即使實力最強,也不招搖囂張,以免落下話柄。

  俗話説“天意弄人”,多年來蘇貞昌在民進黨內是數一數二、獨當一面的實力派人物:曾任屏東縣長、臺北縣長(現新北市),有豐富的地方管治經驗;也擔任過民進黨主席,熟悉黨內事務運作;還擔任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行政院長”。眼看離臺灣地區領導人只有一步之遙,只是天不從人願,蘇貞昌每次“衝頂”,都以失敗告終。2008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期間,已擔任過兩屆領導人的陳水扁即將“退位”,民進黨內第一把交椅終於騰空,號稱“四大天王”的蘇貞昌、謝長廷、呂秀蓮和遊錫堃奪搶民進黨臺灣地區領導人候選人的出線權。論實力,蘇謝均在呂遊之上,而蘇謝之間則是不相伯仲。但謝長廷因2006年“挺身而出”角逐臺北市長,為民進黨啃下一根難咽的骨頭,在選舉中雖敗猶榮、人氣大增,遂挾“人和”之利擊敗了蘇貞昌。2012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期間,謝長廷礙于4年前“退出政壇”的承諾,未再參與黨內臺灣地區領導人初選,蘇係人馬以為“守得雲開見月明”,孰料時任黨主席的蔡英文迅速崛起,以一個百分點的差距勝出,蘇貞昌與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擦肩而過。

  這些年蘇貞昌屢戰屢敗、屢敗屢戰,似有一股永不放棄的勁頭。無奈歲月不饒人,他今年已65高齡,4年後更年近7旬,可謂已到了政治生命的終結點。因此,今後4年是其政治生涯最後一搏的關鍵時期,倘若再功敗垂成,即使他不願告老還鄉,黨內的中生代也不會再買他的帳了。而這次的黨主席選舉則是蘇貞昌準備第3次“衝頂”的“熱身運動”。雖然掌握黨權並不意味著將來就十拿九穩地成為黨的臺灣地區領導人候選人,但至少可佔領優勢地形,訂立有利自己的遊戲規則,安插和部署自己的親信幕僚。年前蔡英文以“新人之姿”戰勝在政壇打滾多年的蘇貞昌,亦是同樣的道理。誠然,黨主席也是一份吃力不討好的差事,尤其民進黨的兩岸路線面臨轉型之際,紛爭四起,不易整合。但面對人生的最後衝刺,蘇貞昌別無選擇,正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如果整合成功,固然是錦上添花;反之,大不了鞠躬下臺,亦無不妥。

  樹大招風。實力雄厚的蘇貞昌在選舉起跑前已成為各派系狙擊的焦點。儘管蘇貞昌“彈藥充足”,但為了營造團結氛圍,向黨員展現自己的凝聚力,正式宣佈參選前,分別與“舊恨”謝長廷和“新仇”蔡英文會面。尤其為了化解“獨派”疑慮,3年來首次去監獄探扁。雖然這些會面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但足現蘇係佈局嚴密和求勝心切。

  外界預料蘇貞昌應能在這次黨主席選舉中勝出。不過,蘇貞昌倘若想更上一層樓,進軍2016年選舉,則真正的考驗還是要拿出符合兩岸和平發展趨勢的主張,否則不過如謝長廷、蔡英文一樣,竹籃打水一場空。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