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究竟該對“美牛”説yes or no?

時間:2012-02-28 11:02   來源:台灣網

  美國牛肉問題,隨著“新內閣”上任又浮上臺面。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日刊載社評表示,臺灣當然希望用簡單的是非題來面對美牛問題,然而美牛不僅僅是美牛而已,背後牽涉到臺美戰略關係。因此不單純以是或否來面對美牛問題,顯得格外重要。

  全文摘不如下: 

  曾經陳寂一時美國牛肉問題,隨著“新內閣”上任又浮上枱面。原本只是單純的美牛貿易,但因此議題涉及民眾健康、臺美戰略關係、平衡兩岸貿易,再加上在野黨想要借此議題凸顯本身善盡監督之責的形象,使得美牛議題變得異常複雜。若是確認美牛含萊克多巴胺 (或瘦肉精)對民眾健康有害,否決美牛擴大進口當然是最方便的作法,只是臺灣真的除了否決外,沒有其他選項了嗎? 

  考過試的人都知道,是非題比選擇題容易答,因為答對機率有50%,即使不知道答案,猜對的機率也比較高。選擇題因為答案多,若是不花心思多瞭解,恐怕就不容易答對。如果世界上許多事情為是非題,人們做決定當然容易得多,可是往往面對的多是選擇題,所以不容易作答。若是用作是非題的態度來回答選擇題,可以想像考試的分數會有多慘。 

  臺灣當然可以把美牛問題當成簡單的是非題,即以是或否的答案來決定美牛進口。偏偏美牛進口非單純的是非題,臺灣的任何選擇都會影響未來美臺關係的發展。臺美貿易與投資架構協定(TIFA)近年來進展有限,難道不是因為受到美牛進口限制的影響嗎?臺灣否決了美牛的擴大進口,無形當中也就否決了臺美TIFA的談判,這是臺灣樂於見到的嗎? 

  若是臺灣真的需要以臺美貿易與投資架構協定(TIFA),來平衡兩岸經濟合作協議(ECFA)簽訂後對大陸的貿易依賴,則就不能單純地以是或否來決定美牛擴大進口,而必須是回答如何才能在不影響民眾健康下擴大進口美牛的問題。把美牛問題當作選擇題來解,才可以降低美牛擴大進口影響民眾健康的疑慮,也才能為美牛問題找到解套的方法。面對美牛,臺灣有三種選項: 

  第一,不仔細探究含萊克多巴胺之美牛對民眾健康到底有多大危害,按照現行的作法,不開放含萊克多巴胺之美牛,且不開放30月齡以下的美牛部位的擴大進口。當然此種選擇恐怕會使臺美重啟TIFA談判遙遙無期,甚至可能造成臺美關係倒退。畢竟美國未以鄰為豁,只出口含萊克多巴胺的美牛而不在其島內食用,臺灣繼續限制恐有違自由貿易精神。 

  第二,參考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的標準,來修法訂定臺灣允許肉品含萊克多巴胺殘余量的上限,並採取島內外一致的開放或禁止標準。若美牛符合開放標準,當然可以允許其進口,以合乎自由貿易的互惠精神,更有助於未來雙方進一步開展TIFA的談判。當局在肉品標示萊克多巴胺殘余量上必須嚴格把關,使消費者在購買時有依據可循,減少消費者買到不良肉品的恐慌。 

  第三,則是同步開放在美國市場銷售的含萊克多巴胺的美牛進口,交由消費者來決定是否購買美牛産品,此舉當然更有助臺美重啟TIFA的談判,也不必過於擔心影響民眾健康。臺灣現在價格較高的有機食品大行其道,説明市場機制有重要作用。所以只要來源標示清楚,透過市場的力量,還是能夠鼓勵業者不使用萊克多巴胺,進而達到降低萊克多巴胺影響民眾健康的目標。 

  臺灣當然希望用簡單的是非題來面對美牛問題,然而美牛不僅僅是美牛而已,背後牽涉到臺美戰略關係。臺灣可以影響民眾健康為由,不擴大開放美牛進口,但是此種單向而不是互惠的貿易行為是不會持續太久的。若是因此影響到貿易以外的其他關係,將使臺灣得不償失。因此不單純以是或否來面對美牛問題,就顯得格外重要。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