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九二共識”——客觀事實不容抹殺

2011年11月14日 08:3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香港《大公報》今日針對“九二共識”發表評論指出,“九二共識”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兩岸高層近年來已在多個場合談及“九二共識”,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否定“九二共識”,卻不願提出一份清晰的兩岸政見。為了保持臺海形勢穩定和兩岸民眾福祉,民進黨應認清形勢,放棄“臺獨”主張,如此才是一個對選民負責的政黨。

  評論摘編如下: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日前在美國夏威夷檀香山亞太經合組織峰會期間,會見了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九二共識”成為兩人會談的焦點。兩岸高層近年來已在多個場合談及“九二共識”,但由於這幾個月島內政壇傳出關於此議題的不同聲音,此次會見重申“九二共識”,更是引人深思。

  胡錦濤這次對“九二共識”的論述較以往更詳細,主要包括了兩大要點:第一、“九二共識”是1992年由兩岸正式授權的民間團體達成的,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第二、認同“九二共識”是兩岸開展對話協商的必要前提,也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基礎。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近月在宣佈其兩岸政見時,不僅拒不承認“九二共識”,還玩起了文字遊戲,稱1992年兩會的文件中並沒有這個名詞,它是2000年以後才出現的。誠然,1992年是沒有“九二共識”這4個字,但從歷史文件來看,雙方確有達成共識,就像貞觀時期沒有“貞觀之治”這4個字,但確有這段歷史。1992年11月海協會與海基會就解決兩會事務性商談中如何表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態度問題,達成了以口頭方式表達的“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2000年時任臺灣大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的蘇起把當年兩會所達成的“一中共識”又稱為“九二共識”,近年兩岸簽署的一系列協議也都建立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而且海協會和海基會是分別得到大陸和臺北方面的授權,兩會達成的共識,代表的是兩岸雙方的共識,又怎能説成是“兩黨共識”呢?

  蔡英文在否定“九二共識”的同時,卻不願提出一份清晰的兩岸政見,無非是想耍兩面手法:一方面穩住深綠陣營,另一方面討好中間選民。不過,蔡英文的如意算盤恐難打響。“九二共識”是兩岸協商的必要前提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基礎。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協商無從談起,臺海的和平局勢也將難以維持。因為“九二共識”的內涵是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否定“九二共識”,無異於搞“臺獨”,屆時兩岸關係勢必重回劍拔弩張的老路。

  近日里昂證券(CLSA Asia-Pacific Markets,全名里昂證券有限公司。于1986年創辦,總部設于香港,是一間歐資金融機構,主要在亞太區從事證券經紀、投資銀行及私人投資業務。)發表臺股策略報告,指若民進黨贏得選舉,可能導致臺灣經濟對大陸開放的進展暫時停頓,對臺灣股市及經濟産生負面影響。

  古語雲“識事務者為俊傑”,為了保持臺海形勢穩定,為了兩岸民眾福祉,蔡英文和民進黨應認清形勢,徹底放棄“臺獨”主張,如此才是一個對選民負責的政黨。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