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評社今日發表社評,對比陳水扁主政時期擔任臺灣大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的蔡英文被迫“擱置爭議”推動兩岸“小三通”與今日“吹毛求疵”“逢馬必反”的做法。社評直言:若這樣的蔡英文當選,最大挑戰會從她當選那一刻開始,刻意凸顯爭議的兩岸關係要如何運作,她答得出來嗎?
社評摘編如下:
蔡英文上周出版自傳新書《洋蔥炒蛋到小英便當》,書中透露她擔任陳水扁當局大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期間曾因推動兩岸“小三通”被當時的臺灣安全部門認為太大膽差點丟官。這類選舉書即是文宣品,蔡選擇性公佈這段內容,不外是為爭取中間選票。換個角度觀察,把蔡英文現在對兩岸關係的強勢態度移植到陳水扁當局初期,賣力推動“小三通”的蔡英文再怎麼大膽恐怕也是做白工。
兩岸“小三通”是在2001年1月1日,陳水扁上任半年後啟航。“小三通”之所以能在民進黨當局手上通,關鍵在於陳水扁當局當時願意回避敏感的“主權”議題,就事論事,即使兩岸協商並不順利,也先就可操之於臺灣的部分先推動。換言之,若不是陳水扁當時同意以“擱置爭議”為基礎,蔡英文能推得動“小三通”才怪!進而放眼民進黨主政期間所有兩岸作為,有哪項不是以“擱置爭議”為前提才推得成?
以蔡英文現在對ECFA、和平協議的吹毛求疵來檢驗她當年一手推動的“小三通”,肯定是樣樣不合格。陳水扁于2000年9月接受英國《金融時報》專訪即明確表示,“兩岸可以透過面對面討論共同處理‘一個中國’問題,也可暫時擱置爭議,以積極態度尋求兩岸關係的根本改善。”
民進黨有過8年主政經驗,蔡英文操盤過兩岸政策,兩岸關係裏裏外外她知之甚詳。她知道兩岸要擱置爭議,但以她現在對ECFA、和平協議的批評,卻又強烈反對擱置爭議,把“兩國論”請出來做神主牌,大小事都要上綱到“主權”。就此,不論蔡英文的言行是昨是今非,還是今是昨非,她如果當選不了也就罷了,最大挑戰會從她當選那一刻開始,刻意凸顯爭議的兩岸關係要如何運作,她答得出來嗎?
如果民進黨自認有可能當選,蔡英文的兩岸政策就應該要步步為營,不能只是反射式的“逢中必反”、“逢馬即反”,馬當局簽了ECFA就反ECFA,馬拋出“和平協議”就説“和平協議”是“賣臺”,昨是今非的矛盾盡現也就罷了,更會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因為很清楚的,即使蔡英文當選也不可能在一夕之間把兩岸關係大門關起來,既然如此,民進黨現在攻訐、詆毀、醜化、污衊兩岸關係,問題多多。會流失中間選票,而對深綠選民跳票,會增加日後推動兩岸政策難度。
蔡猛攻兩岸政策,會給深綠選民有太大期待,若當選後隨即跳票,“獨派”雖然也是無可奈何,總是會成為她推動兩岸政策的掣肘,平添無謂的吵鬧。
靠著以小搏大打天下的民進黨有很多精於選舉的老師傅,這批人很會選舉,滿腦子怎麼才能多拿選票,從不考慮選舉策略必須要與主政做連結,不能搞得太離譜,當選後會無法收拾。兩岸政策就是最好的例子,選前是老鷹,選後要改做河蟹,誰想陪著玩,由她耍?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