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是否“特赦”陳水扁 蔡英文何以難啟齒

2011年09月30日 09:3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若當選是否會“特赦”陳水扁的問題一直縈繞在蔡英文周圍,臺灣《中華日報》今日發表社論指出,蔡英文始終不敢表明是否會“特赦”陳水扁,終極考慮無非擔心選票流失,可見她心中只有勝負沒有是非,只有選票沒有公義。

  社論摘編如下:

  民進黨民意代表參選人陳唐山日前在造勢活動上指稱,“蔡英文當選才能救陳水扁”,同臺造勢的民進黨臺灣地區領導人參選人蔡英文,聽而不聞沒有任何回應。蔡英文這種反應並不令人意外,再度浮現她有“特赦”陳水扁意向卻不敢講出來的問題。 

  陳水扁鋃鐺入獄之後,馬英九秉諸不干預司法的堅定立場,表明不會考慮“特赦”陳水扁,身為民進黨臺灣地區領導人參選人的蔡英文,自然成為外界“追問”對象,大家都想知道,她一旦當選會不會“特赦”陳水扁? 

  蔡英文的意向其實十分清楚,2008年11月陳水扁被收押後,她曾公開呼籲馬英九“考慮特赦”;今年4月民進黨黨內初選政見發表會,許信良聲稱若當選將會“特赦”陳水扁,蔡英文當時回應“他講得很對”,顯見她主張“特赦”陳水扁。然而,近半年來,蔡英文面對是否“特赦”陳水扁之提問,不是説:“這是政治議題,另外找時間再處理。”就是説:“這是要謹慎思考的事情。”或閃爍其詞從來不敢表明態度。 

  蔡英文並非吊人胃口,而是處於進退兩難的困境。因為她深知陳水扁貪腐證據確鑿,如果宣佈一旦當選就會“特赦”陳水扁,中間選民必定懷疑她包庇貪腐,不敢與陳水扁切割;若宣佈不會“特赦”陳水扁,又將激起綠營選民反彈,所以只能以含糊空洞的言詞敷衍,等到真能當選再進行“特赦”,要是落選也就無所謂“特赦”的問題了。

  政治之奧妙,常使人有霧裏看花之感。蔡英文如此閃躲,乍看起來似乎是為了勝選,不得不然的便宜之計,其實適足以顯示她缺乏政治智慧,更沒有道德勇氣,充其量只能兩面討好,而不是堅守原則的政治家,更缺乏領導人應有的力挽狂瀾、擇善固執的格局。 

  不過,蔡英文即使宣佈未來會“特赦”陳水扁,只要説詞有足夠的正當性、合理性與説服力,相信中間選民都能夠接受;同理,如果她認為不應該“特赦”陳水扁,只要講得出一番道理,綠營選民心有不滿,未必會強烈反彈,屆時還是會含淚投票。無論蔡英文怎麼抉擇,只要言之成理,使人信服,選票非但不會減少,反而可能會增加。 

  然而,蔡英文始終不敢表明立場,終極考慮無非擔心選票流失,可見她心中只有勝負沒有是非,只有選票沒有公義,現在為了選票,極力閃躲“特赦”陳水扁問題,將來任何可能影響選票的事情,當然更會閃躲。因此,蔡英文的處境可以被理解,她的態度卻不能被認同。 

  做為參選人,蔡英文豈不知政治人物可能面臨進退兩難的困境?能否堅持理想原則,把握公平正義,做出理性明智的抉擇,就是政治家與政客的最大分野。特別是領導人,面對的壓力遠高於政務官或政治人物,必須有高度的道德勇氣,在艱難情境下做出正確的決定。 

  何須待到“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蔡英文欠缺“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魄與格局,就談不上做為臺灣地區領導人應有的特質。設若蔡英文想惡補“如何當領導人”這門課,應先把她有“特赦”陳水扁的意向大聲説出來。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