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蔡英文三場“迷糊仗”背後的“反”意識

2011年06月29日 09:1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今年2月蔡英文為“兩岸智庫”掛牌,又説兩岸要“和而不同、和而求同”,更讓人摸不著頭緒。“和而不同”是中華文化最深的底蘊。考究這兩句話,你要説蔡英文是想表達“獨”的理念嗎?不像;説她在表達“統”的意涵嗎?也不是。這是蔡英文的第二場“迷糊仗”。

  最近,蔡英文轉換詞彙,説要在“多邊架構下處理與大陸的關係”,甚至還説願意跟大陸商談“可長可久的互動架構”,什麼是“多邊架構下”,什麼是“可長可久的互動架構”,蔡英文也拒絕解釋,這是她第三場“迷糊仗”。

  細究蔡英文這三場“迷糊仗”的內容可知,其中並無邏輯性,法律出身的蔡英文應該知道論述的“邏輯關係”至關重要,但她故意對兩岸政策採取模糊、非邏輯性策略,顯然是刻意作為,讓國民黨無從發動攻勢,抵銷國民黨的選舉優勢。

  其實,解讀蔡英文“迷糊”的本質並不難,她3年前接任民進黨主席後,就很少聽她使用“愛臺灣”、“臺灣意識”、“本土意識”等用語,“李扁時代”的民粹用語早就被蔡英文丟進垃圾中。蔡英文時代民進黨最常使用的詞語是“反”,“反”ECFA、“反”親大陸、“反”大陸游客、“反”陸生,只要與大陸相關、有利兩岸連結全都“反”到底,她不用提出任何正面表述,“反”到底即可。

  把所有蔡英文的“反”意識總合,她不使用“臺灣意識”或“本土意識”做論述基調,以“反大陸意識”相對應馬英九的“親大陸意識”。“反大陸”意識型態成為蔡英文時代的指標,她也可以走出李登輝、陳水扁兩代的強大陰影,真正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除此之外,蔡英文在其他作為上也採取與馬英九“反”的做法。例如,馬英九在民代提名上,儘量派遣年輕人到艱困地區打選戰,蔡英文偏偏就採取跟馬英九背道而馳的策略,譬如在臺南市提名76歲高齡的陳唐山再度挂帥,讓國民黨摸不透她的想法。馬英九陣營可能誤判民進黨已無人,而掉入輕戰的陷阱中。同樣的,馬英九已經拋出“馬吳配”組合,蔡英文持續打迷糊仗,説她的副手“未排除任何可能,還需時間再想想”,她這種好整以暇的作法,也是“反”的意識催化結果。

  所以,別再追問蔡英文的兩岸政策是什麼?也不用摸清她提名陳唐山的意義?更不用管她的副手可能是誰?一切在“反”的意識下,與其問蔡英文要做什麼,不如看馬英九在做什麼?然後反過來思考,就可以摸清蔡英文的作為了。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