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扁係回朝”蔡英文“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2011年05月27日 08:3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蔡英文在組織競選團隊時的“揚扁答謝抑新”,是可以明顯看到的。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日前提出了“蔡長扁集團”將要在2012年“班師回朝”的警告。澳門《新華澳報》26日刊載署名富權的文章表示,施明德的警告一針見血,集結在蔡英文輔選最敏感崗位上的,都是“扁係”成員,蔡英文其實是陳水扁貪腐集團的總代表,這可能是她在這次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的最大敗筆之一。

  全文摘編如下:

  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日前提出“蔡長扁集團”將要在2012年“班師回朝”的警告,不但是向臺灣民眾敲響了必須警惕陳水扁貪腐集團借助蔡英文的外殼捲土重來的警鐘,而且也深刻地剖析了蔡英文其實是陳水扁貪腐集團利益的總代表。

  本來,蔡英文當初對陳水扁的問題,還是有著較為清醒的認識的,故她在接任民進黨主席時,聲言要“走一條沒有陳水扁的路”。後來,當陳水扁被羈押及受審判時,她在黨內“扁係”和“臺獨”基本教義派施加壓力之下,不得不就此表態,也只是支援陳水扁的司法人權,而避提陳水扁所涉貪賄案情的本身。最近,當傳出她與陳水扁已達成秘密協議——“扁係”全力支援蔡英文,蔡英文當選後特赦陳水扁時,她也是予以否認。

  由此可見,蔡英文是深知2008年導致民進黨失去領導權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陳水扁的貪腐案激起廣大選民的強烈不滿,“陳水扁”三個字已成為票房毒藥。對此,她是有所警覺的。

  如果蔡英文能夠繼續保持這種戒心,並在組織競選總部班子時,重用被喻為“很會選舉”,而且實際上在陳水扁兩次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中,確為其當選立下汗馬功勞的“新潮流係”,來為自己輔選,應是較佳的選擇。

  蔡英文如能大方使用“新潮流係”,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減輕蘇貞昌對自己的威脅。眾所週知,按照“新潮流係”原來的思路,是在自己連續兩次為陳水扁輔選成功之後,希望在2008年仍能由自己來獨力操盤民進黨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戰,並安排由蘇貞昌、蔡英文組成“蘇蔡配”出戰。但由於在民進黨的民代和臺灣地區領導人黨內初選中,遊錫堃、謝長廷連手分別擠下以“新潮流係”成員為主的“十一寇”及蘇貞昌,致使“新潮流”的構思未能付諸實施。不過,“新潮流係”仍然堅持支援蘇貞昌、蔡英文,在五市選舉中,“新潮流”流員分別成為蘇貞昌、蔡英文競選總部的骨幹成員。由於此時蘇貞昌、蔡英文兩人是處於都是市長候選人的“平行”地位,雖然蔡英文對蘇貞昌的搶先宣佈參選臺北市長頗有意見,但兩人之間在實質上並沒有太大的利害衝突,因而分別在蘇貞昌、蔡英文競選總部的“新係”成員較為團結。

  但到臺灣地區領導人黨內初選時,由於應選名額只有一個,故蘇貞昌與蔡英文之間的關係,就從原來的“平行”關係變成了“競爭”態勢,原來分別為兩人服務的“新係”成員,就分為“各為其主”的兩派,其中“北流”支援蔡英文,“南流”支援蘇貞昌。在初選塵埃落定後,蔡英文本來應當注意到,其實在支援自己的“謝係”祭出一系列不利蘇貞昌的手段之後,自己的民調僅是只有1.35%的微弱優勢,倘若排除了“謝係”的不正當手段,兩人是“公平競爭”的話,説不好贏得初選的並非是自己而是蘇貞昌,因而應當設法安撫蘇貞昌,並順帶把支援他的“南流”也接收過來,充分利用“新係”“很會選舉”的長處,為自己的選情營造較佳的迭加效應。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