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的2012候選人資格確定後,將赴美國、日本進行“訪問”,香港中評社今日刊載社評指出,這和過去民進黨候選人的“美國牌”如出一轍,但美國與民進黨在“一中”政策上是完全兜不攏的,民進黨的“美國牌”明顯存在戰略矛盾,想要美國來當兩岸的調人,完全不切實際。
社評摘編如下:
蔡英文取得民進黨2012提名後,將赴美國、日本“訪問”;陳水扁的“國安”團隊成員吳釗燮、劉世忠近日正在與美政府相關官員接觸。蔡英文對“出訪”的操作和民進黨過去的候選人陳水扁、謝長廷如出一轍,然而在美國與大陸及臺灣關係急速變化下,民進黨這張“美國牌”亦存在一定的戰略矛盾。
與2000年選前的陳水扁、2008年選前的謝長廷一樣,蔡英文訪美的目的不外爭取美國支援、造勢與宣傳。她要與美方維持良善的關係,使出訪效益極大化,勢必得在兩岸關係上提出若干承諾,就如同陳水扁當年的選前出訪大談“新中間路線”,以及謝長廷在美國承諾當選後不會舉行“統獨公投”,不會從事“臺獨”運動。民進黨“總統”候選人選前向美國“開支票”,形成慣例。
然而,民進黨這張“支票”終究是愈來愈難“開”,陳水扁首次投入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時,美方縱使不信任,至少陳水扁還是一張沒有不良記錄的白紙,後來陳水扁當選後,美國方面也硬是逼著他在“520就職演説”加入“四不一沒有”承諾。到了謝長廷的2008年選前,由於陳水扁弊案纏身,堅持推動“入聯公投”,臺灣與美國關係烽火連天,加開工英九與謝長廷聲勢落差甚大,沒人看好謝能當選,謝提出什麼保證,美方也沒那麼重視了。
今年的民進黨已走出幽谷,蔡英文個人條件優異,美方對她的重視必然遠超過2008年的謝長廷,綠營也不斷在製造“臺灣可能第三次政黨輪替”的空氣,爭取美國支援。但美國最大利益就是兩岸不要出事,美國對馬英九持穩的兩岸政策也相當肯定。蔡英文這張給美國的“支票”要怎麼“開”?保證什麼?是個難題。
可以想像,不論是民進黨或蔡英文都會向美國方面傳達,2012如果當選不會重蹈陳水扁衝撞兩岸關係覆轍,也不反對兩岸交流。惟綠營現在的考驗在於,過去的記錄太差,且説是一回事,做是另一回事,美方有過與陳水扁打交道的痛苦經驗,又看到扁係、“獨派”對民進黨的影響力未曾縮減,蔡英文要如何取信于美國是一大挑戰。
而且,美國對外一直遵行“一個中國”政策,今年1月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到美國進行國事訪問,奧巴馬也再度公開宣示。面對美國“一個中國”政策的鐵板一塊,民進黨卻堅持反對“一中”,拒絕接受“九二共識”,蔡英文日前甚至碰觸到敏感的“憲政改革”議題。美國與民進黨在“一中”政策上是完全兜不攏的。
民進黨對美國與大陸以及臺灣關係的思維向來是認為,中美既合作又競爭,臺灣可以協助美國牽制大陸。綠營所有爭取美、日、歐盟國家支援的動作,都是從類似觀點來出發。2008年陳水扁推“入聯公投”,鬧得不可開交時,甚至有“獨派”人士沾沾自喜地宣稱,臺灣鬧愈大,可以給美國更多牽制大陸的籌碼。
民進黨這種思維,現在面臨雙重挑戰,第一是中美深化戰略合作,其次是兩岸關係改善。民進黨一直想要拖住美國,但形勢與過去已經大不相同;縱使有部分軍工企業刻意凸顯兩岸軍力不均,鼓吹美國對臺軍售,但這力量與中美全面大交流相較是微不足道的。
在國民黨上任,兩岸關係全面和解後,美國與大陸以及臺灣的情勢有了快速的變化,民進黨如果不靠自己改善與大陸的關係,還是用過去那套,想靠美國撐腰來對抗大陸的老招必定是要失望了。2012是美國的大選年,奧巴馬自己也要拼連任,禁不起犯任何錯誤。
民進黨以前總是想要美國來當兩岸的調人,現在這都是不切實際的想法。臺灣地區領導人候選人“訪美”的效益與重要性在綠營內部被過分誇大。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