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儲昭根:匆忙上陣 蔡難擔臺灣未來

2011-05-03 10:05:00
來源:
字號

  戰略觀察與國際問題學者儲昭根今日在香港中評社發表專論,深入探討蔡英文的擔當與臺灣的未來問題。專論指出,雖然蔡英文在初選中獲勝,但她的“執政經驗”和民進黨的人才不足,對大陸政策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因而匆忙投入“大選”存在明顯的不足及不確定性。能否擔當臺灣地區領導人的未來還未可知,蔡英文能否集萬般寵信于一身?或許,更大的“霉頭”就在後面等著呢!

 

  全文摘編如下:

  4月27日中午,民進黨2012參選人産生,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初選對比式民調,以些微差距贏了對手蘇貞昌。但蔡英文匆忙投入臺灣2012年“大選”存在明顯的不足及不確定性。

  首先是,蔡英文的執政經驗和民進黨的人才不足。李登輝曾説,2012年僅靠民進黨的力量是不足的,要借或聯合其他力量,儘管現在民進黨裏也有像是蔡英文這樣的好人才,雖是年輕女性,但“非常優秀”。但是“她要當總統的話,時機還嫌早了點,難保不會重蹈陳水扁覆轍”。他的一席話可能點中蔡英文及民進黨的死穴。

  很多人似乎不同意這種看法,認為蔡英文自2008年5月成為民進黨黨主席以來,呼風喚雨,從一次次“立委”補選的勝選到臺灣“五都”選舉,愈戰愈強。這些的確均見證了民進黨向中間、理性、務實方向轉型。但我們仍不能估計太高,這裡面可能有更多的政治鐘擺規律的作用。蔡英文近期已是屢犯錯誤,形象大為受傷。一來是她領“十八趴”,而在她領導下的民進黨又成為反“十八趴”的急先鋒。另有蔡英文高調去彰化反“國光石化”,人們卻發現這是她在任“行政院副院長”時力推的。現在她反“核四”運轉,而當年她是催促“核四”趕工的人。所以有藍營“立委”已將蔡形容為“雙面嬌娃”。正因為如此,繼李登輝之後,呂秀蓮是在宣佈退出選舉時質疑蔡英文:“Are you ready?”

  其次是,蔡英文對大陸政策不明可能帶來的不確定。蔡英文曾是李登輝的“兩國論”的起草人,同時也是陳水扁“一邊一國論”中的主要角色。此次2012年初選,蔡英文也將受到李登輝與陳水扁的雙重加持。

  再看下,蔡英文的對大陸新論述:“和而不同,和而求同”,似乎更多的是文字遊戲,主調是追求和平,避免兩岸兵戎相見。而她核心論點是“與世界連結”,從而讓臺灣“成為區域經濟的樞紐”,“與世界一起走向大陸”。從這般言論可以看出,蔡英文首先的要是拓展國際空間,爭取國際承認,然後再與大陸打交道,以免“向大陸傾斜”!這就是説,蔡英文的兩岸政策與李登輝、陳水扁無根本區別,所不同的僅是語言包裝差別。這意味著,蔡英文急吼吼地爭著上臺的結果是兩岸關係全面倒退!

  最後是蔡英文匆忙投入臺灣2012年“大選”對民進黨的轉型不利。蔡英文急吼吼地參選2012,如果不是對權力過份地狂熱,那麼就是受到李登輝、陳水扁裹挾。陳水扁身在獄中,期待民進黨蔡英文上臺“特赦”,這是可以理解的;而李登輝最擔心的是臺灣與大陸接近、走向統一。這是他一會兒捏合“第三勢力”,一會兒“拱蔡”的根本原因所在。

  而從歷史方面來看,蔡英文真正的使命不僅是把民進黨從低谷中拉起,更重要是實現該黨從草莽陽剛向理性、務實型政黨方向轉型,成為臺灣地區一個能擔當大局、接受人民檢驗且日益成熟的政黨。從能力與現實看,蔡英文此次能爭取到那麼多綠營派系的支援與背書,確實有可能實現民進黨的成功轉型。但如果蔡英文不能順應這種潮流與呼喚,而是打心眼地去加入白熱化的權力赤膊戰,那麼原來的鐘擺也就可能再次轉向。蔡英文可能就不再集萬般寵信于一身,更大的“霉頭”可能在後面等著呢!

  相反,如果蔡英文暫時放棄爭奪臺灣大位,專心帶領民進黨的轉型,並在此基礎上用更長的時間在兩岸方面進一步開拓,無疑也給臺灣一個光明的未來。更進一步地,如果蔡英文拿得起,放得下,給同黨朋友、對臺灣進步做出歷史貢獻的“美麗島世代”最後一次機會,才可能再給自己一個真正、最終讓人刮目的機會。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