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馬英九逐步兌現興利諾言 明年才更令民眾滿意

2009年05月20日 15:35:00  來源:
字號:    

  5月20日是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上任一週年之日。島內的媒體和學術機構民調顯示,臺灣民眾對馬英九團隊滿意度五成以上,距離當選得票率58%雖有些微差距,但較諸最低滿意度不足四成,上揚趨勢明顯,説明馬英九團隊執政成績已逐漸受到島內民眾肯定。

  臺灣《中華日報》20日發表社論指出,領導人的責任不外興利除弊,但兩者間常出現糾葛,欲興利需先除弊。像一塊土地上,雜草蔓生、滿布瓦礫、鼠蚊為患,要興建巍峨大樓,非先清除廢棄物不可。望治心切者,或認為除弊動作太慢,或認為能力太差,這些都可能反應在滿意度上。

  馬英九團隊執政不久就遭遇全球金融海嘯,以外銷為導向的臺灣經濟深受其害,這導致馬英九競選時開出的幾張“支票”面臨跳票危機。且金融海嘯造成産業低迷、失業率攀升(包括休無薪假),所形成的民怨也投向馬英九團隊。

  島內民眾認為馬英九團隊除弊不力的另一面就是是對陳水扁家弊案的處理。2006年,紅衫軍“反貪倒扁”之後,歷經“立委”和臺灣地區領導人的選舉,島內民眾以選票制裁民進黨,顯示人民對貪腐深惡痛絕。待至陳水扁下臺,弊案一一浮現,包括陳水扁的涉案者遭起訴,但陳水扁不斷想方設法左右自己支援者的情緒,人民便懷疑司法無能,這樣的民怨自然落在馬英九團隊身上。

  馬英九尊重臺灣的司法獨立,絕不干預司法。然而,雖然他一再表達立場,但人民要改變對臺灣司法不信任的觀念並不容易,故而一年來不斷受到人民對陳水扁案欠缺處理魄力的責難,除弊因而減分。

  在興利方面,最受臺灣人民肯定的,當為改善兩岸關係。海協會與海基會恢複製度性協商會談。一年來,兩會領導人陳雲林、江丙坤分別在大陸和臺灣會談3次,先後達成9項協議、一項共識,包括兩岸“三通”及陸客來臺都已啟動,使兩岸關係出現60年來最和緩的局面。

 

  社論觀察到,最近臺灣景氣已有提升跡象,與馬英九團隊兩岸政策有因果關係。全面實施“三通”後,大陸居民來臺旅遊人數日增,旅遊相關市場頓時熱起來。再者,國際資金不斷涌入,臺資也紛紛回流,6月起將正式開放陸資,資金行情使得臺灣股市漲幅獨步全球,不久前來臺訪問的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克魯曼認為,臺灣經濟榮景可望在年底出現。

  “520”前夕,馬英九在中外記者會上強調兩岸任何協議都堅持“以臺灣為主,對人民有利”,民調反映出臺灣民眾對馬當局兩岸政策的肯定,馬英九團隊對於建立兩岸和平架構應更具信心。社論最後強調,馬英九要去除民進黨執政時期留下的積弊,也要逐步兌現對臺灣民眾許下的興利諾言。明年此時,島內再度檢視馬英九團隊政績,相信會更滿意。

瀏覽精彩評論 點擊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王賽賽]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