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臺灣課綱的文言文減法思維,減掉青年人未來

2017年08月22日 07:4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近日,媒體傳出臺灣高中語文課本要大幅度壓縮文言文篇幅的消息,學生所學篇幅可能將從以前的30篇減少到10篇,剩下的備選文章篇目裏,竟然還有日本人寫的文言文。

  臺灣《中國時報》22日發表臺灣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理事長段心儀的文章指出,奇怪的是,為什麼有人一直在質疑高中文言文比例太高?卻不質疑高中英文要學習7000個單詞,而初中只要學習1200個?為什麼沒有人質疑高中數學要解三角函數、微積分,初中只要解三角形的內角、外角?從小學、初中到高中,哪一科教材不都在加深加廣?這本是教育進階的歷程,語文教育豈能例外?

  文言文既是語言的精萃,白話文藉此以揮灑自如,則教材由白話而文言不正是提升文字質地、密度,以連結古典,建立文化涵養,開啟生命中創新契機的進階歷程?若不帶上意識形態的有色眼鏡,這不正符合教育的本質?

  臺灣青年未來發展最可能的空間在哪?從今年高中畢業生選擇去大陸讀大學的比例驟升,就可看出提前卡位的趨勢已經出現。相較對岸,臺灣青年有何優勢?中華傳統文化根基絕對是重要優勢。因為大陸有識之士都認清,不能奠基在傳統文化復興創新下的中國,永遠掌握不了話語權,永遠是西方文化殖民下的侏儒。因此傳統文化一脈不絕的臺灣,才是對方一直來取經學習的對象。我們若自毀文化長城,斷的是臺灣青年的優勢與出路。

  臺灣今日語文教育,小學6年教材純屬白話,初中仍以白話文為主,高中理應進入更高層次的學習,怎可以意識形態困住臺灣青年語文學習,讓他們原地再打轉3年?試看中國大陸,今年起小學選古詩文124篇,佔比30%;初中選古詩文124篇,佔比51.7%,兩岸語文能力落差懸崖已出現,臺灣當政者何忍進一步惡化?

  臺灣高中領綱委員在1周3小時的有限時數、45%~55%的文言比例限制下,規劃出20篇推薦選文,力求兼顧時代、人物、文類,讓學生了解傳統學術的源流,體認中華文化的價值,每一篇都用心良苦。以燭之武退秦師(《左傳》)、馮諼客孟嘗君(《戰國策》)、鴻門宴(《史記》),讓文學、史學一併進行;以《岳陽樓記》、《赤壁賦》來品味儒、道兩家生命哲學的意境。20篇已是儘量精簡,30%豈能再減?那是文化的浩劫。

  有的課審委員認為,古典文學對近代生活沒有幫助,這叫淺薄無知。歷代的大家都是站在古人肩膀上看得更高、走得更遠,多少人一生成就涵養受益於古典與經典。課綱的減法思維,減掉的可能是青年的未來。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