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聯合報》4月2日發表社論説,清泉崗爆發臺軍涉毒醜聞,臺當局“國防部長”馮世寬直指校園尿液篩檢陽性比率是臺軍的58倍,點出校園毒品氾濫的嚴重性,也説明新兵將毒品帶入軍營的事實。蔡英文曾多次向毒品犯罪宣戰,強調“零容忍”,並把校園反毒列為掃毒重點。必須正視的是,青少年吸毒問題已危及下一個世代的心志和健康,這是不可輕忽的安全危機。
“改變真的很難,吸一口毒,戒毒卻要花一輩子來戒。”臺灣《聯合報》係願景工程走到戒毒重生的少年身邊,傾聽他們為何染毒,以及戒毒、重生的心路歷程,並檢視毒品防治的政策作為。這場反毒戰爭,既要預防孩子染毒,更要把染毒的孩子拉回來。
根據臺灣“警政署”統計,臺灣2005年到2014年查獲少年沾染二級毒品人數增加3到5成,三級毒品更增加15倍。臺北市3月執行“封城掃毒”專案,查獲195人,其中不少販毒者是透過中輟生將毒品賣進校園,臺北市甚至每年都會接獲小學生濫用毒品的通報案例。
臺灣青少年接觸毒品的年齡,平均在12歲到15歲之間,且幾乎沒有城鄉之別。原因是,販毒集團的手法非常多樣化,除利用學生在同儕之間販毒,並將毒品摻入香煙、糖果、飲料之中,讓青少年在不知不覺間染上毒癮。不僅如此,毒品的嚴重性往往遭到淡化或遮掩,官方數字存在很大的黑數。臺灣成癮科學會理事長林滄耀認為,每百名學生吸毒,約僅五件會被通報。在這種情況下,除非徹底革除“打假球”心態,否則,若任由各地機構虛偽造假、欺上瞞下,校園反毒口號喊得再響,也不會有任何效果。
假球之一,許多教育人員存有“通報越少越好”的心態,以致警方與教育單位掌握的學生吸毒人數,落差多達10倍。據調查,近兩成青少年最初接觸毒品是在校園,但因教育人員態度消極或辨識能力不足,加上家長過度保護子女不願配合,或者教育人員擔心司法太早介入易使學生被標簽化;這些因素均導致前置處理遲緩,後來即越難戒除。
假球之二,新型毒品不斷冒出,少年週遭唾手可得,軟糖、巧克力、跳跳糖、果凍等零食都有可能是糖衣毒品。目前全球新興毒品至少六百種,但臺灣只公告23種,不到4%,不足以抵擋毒品洪流。而且,即使公告了新興毒品,但若未列入一、二級毒品,只要持有未超過20克,僅能處以罰款。毒犯利用此一巧門化整為零販賣,青少年最常使用的K他命就因只列三級毒品,披著“流行”的外衣大行其道。這是法律的缺口。
假球之三,檢警調追查海洛因、安非他命常有斬獲,但對新興毒品卻有心無力;除了販毒通路暢便、法規與現況脫節等原因外,檢驗更是一大問題。島內缺乏專責新興毒品檢驗單位,法醫所即便有能力篩檢,但人力奇缺,無從建立新興毒品的完整資料庫以供比對。若委託民間機構篩檢,一種成分就要五千到一萬元(新台幣,下同),而一個檢體通常要驗二百多種成分,不勝負荷。而且,此一領域由於臺當局無暇顧及,經費往往少得可憐。
假球之四,司法部門步調不一,屢有檢警費力查獲毒梟,卻被法官大筆一揮放人。不僅讓毒販偷笑,也淘空反毒堡壘的基石。販毒産銷體系頑強,毒犯再犯率高達七成;許多人吸毒五年後,即“升級”成為毒販,這是一個不斷擴大並下墜的深淵。
反毒工作要徹底,必須走出校園,走進社區。臺當局必須盤整戰力,加速修法,調整少年處遇制度,培養專業志工投入,有效社區動員,擴大青少年人際支援網,善用大數據打擊毒網,公部門齊一腳步,才能消除毒害。看到一個個被毒品摧殘的青少年精神恍惚、精神渙散的模樣,我們能不為這場21世紀的“鴉片戰爭”奮力一搏?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