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承諾書門”,臺灣餓著也要裝飽嗝打

2017年03月06日 08:54: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臺灣近日爆出一些大學為了招收大陸學生赴臺進修,給大陸大學發承諾書,聲明陸生赴臺僅為學術交流及研修學習,課程內容不涉及任何政治敏感活動,有的還強調不從事有關“一中一台”“兩個中國”等“臺獨”活動。民進黨人士對此表示強烈憤怒,聲稱臺灣的“國立大學也淪陷了”。

  據了解,那些所謂“承諾書”並非臺灣相關大學向大陸大學直接做出的。多數情況下是大陸學生聯繫了臺灣學校研修,有些大陸的大學怕惹上麻煩,手續要求比較嚴格,那些學生就向臺灣的大學要一紙聲明,方便成行,臺灣的大學就給開了。也就是説,臺灣的大學把聲明給了學生,配合那些學生辦手續。

  臺灣高校為吸引大陸學生,要什麼證明都給,這第一表明那些高校生源困難,大陸生源值得它們珍惜。二是放在過去,開個這樣的證明在臺灣也不算什麼,因為兩岸現狀就是以兩邊都承認一個中國為基礎的,“兩個中國”“一中一台”臺灣的官方也不説。

  民進黨人也不看看臺灣都墮落成什麼樣子了,他們侈談“國格”也不怕貽笑天下。就説高等教育,如今大陸學生赴臺學習,可謂“看得起”那些臺灣高校。大陸學生如今的選擇很多,除了去歐美高校留學,即使在亞洲選境外的學校,臺灣的大學也屬於墊底的那一撥。在大陸人眼裏,臺灣高校遠不如港澳的,那些高校的世界排名的確也很靠後。

  高等教育爛成了這樣,臺灣當局還在敝帚自珍,民進黨強推的對大陸學生“三限六不”歧視性政策仍在延續。無論北京國臺辦的官員怎麼談兩岸教育交流,但我們想説,臺灣當局最好把它們的高校對陸生徹底關了,大陸社會決不會心疼。在那樣一個封閉、自戀的小島上受教育,我們倒是擔心自己的孩子會學傻了。

  其實臺灣在兩岸關係中早年的一些優勢大部分已經耗盡,除了綜合力量嚴重懸殊,臺灣的弱勢正在方方面面顯露出來。“臺獨”勢力偏要示強,對內在的和新輸入的“中國元素”一概不予容忍,它們在與時代潮流“悲壯地”唱著對臺戲。

  明明不是國家,卻一天到晚把“國格”挂在嘴上,搞得自己連正常的人格都沒了。臺灣的藝人到大陸求發展,企業來大陸謀生存,旅遊商店惦記著陸客來消費,就剩下那些政客炫耀他們的“骨氣”了。

  但“臺獨”政客們也只敢含含糊糊地來陰的,最想幹的事要藏著掖著。他們不敢搞一個“獨立宣言”,於是今天聲稱要把孫中山的頭像從台幣上拿下來,明天審查大學為何要發“承諾書”,通過搞這些小動作泄憤。

  民進黨當局在把臺灣引向邪路。中國大陸無論經濟上還是文化上,都是當今世界最熱門的合作夥伴。民進黨卻要臺灣遠離大陸,試圖以“新南向政策”進行彌補,但東南亞怎能與大陸同日而語?而且臺灣本來就無“國”的權利,兩岸關係緊張使臺灣走向世界的路勢必更窄,雙向損失將産生迭加效應。

  看“臺獨”激進勢力囂張的樣子,有時會讓人以為他們實力充裕,手握未來。而實際上他們早已窮途末路,大陸的強大力量如今已將“臺獨”攥在手心裏,問題只是大陸想在哪一個時間、以什麼方式將它捏碎。

  “臺獨”在進行最後的狂歡,歷史已在為它做倒計時。聰明的“臺獨”分子還是早點給自己準備一本外國護照吧。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