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華航空服罷工暴露管理弊端

2016年06月27日 07:1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6月24日,臺灣華航空服員大罷工,癱瘓華航全天航班,當晚,臺灣華航勞資雙方達成共識,空服員罷工結束。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不管外界對此次罷工是褒是貶,都凸顯了華航內部存在管理弊端和漏洞,高層和員工都應從這場罷工中認真檢討和吸取教訓。

  評論摘編如下:

  華航空服員罷工“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這場島內史上首次空服員大罷工雖然只持續了一天,但已造成臺灣空中交通運輸大混亂,包括來往港臺等數十班航班取消,逾萬名乘客受影響。島內輿論因此對這場罷工評價兩極:有人批評華航空服員為了捍衛自己的權益而損害乘客的權益;有人則對華航空服員表示同情,認為只有使用“非常手段”才能逼公司高層就範。可見,罷工對社會影響而言是一把雙刃劍。

  但不管外界對此次罷工是褒是貶,都凸顯了華航內部存在管理弊端和漏洞,高層和員工都應從這場罷工中認真檢討和吸取教訓。

  華航空服員罷工舉行一天即落幕,成功爭取到所有要求,恰符“天時、地利、人和”。通常罷工較難成事的主要原因多在於員工意見分歧,但這次華航空服員非常團結,九成人同意罷工。此外,出遊旺季暑假即將來臨,若空中交通大亂,勢必引發民怨。民進黨當局剛上臺,正急於做出一番成績,當然不樂見華航罷工給乘客帶來不便而引起輿論抨擊,因而當機立斷撤換華航董事長。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在出訪當天對於罷工事件公開回應説“這條路上會與各位(華航罷工者)一起渡過”、“不會讓你們感到孤單”云云,言下之意已定調華航高層必須讓步。新任華航董事長何煖軒對當局的用意亦心領神會,於是對罷工員工的要求照單全收、息事寧人,使本以為要打持久戰的罷工只持續了一天即戲劇性地結束。

  島內輿論指出,表面上看,華航空服員“大獲全勝”,臺當局處理“手法明快”,但實際上是“全民皆輸”。華航高層接受空服員增加津貼、恢復舊有工時計算方法等訴求後,倘若機師、地勤人員也要求相同待遇,華航一年大約要增加25億新台幣的支出。而臺當局是華航大股東,民進黨當局爽快答應罷工者要求,不過是“慷納稅人之慨”,最後仍是全民埋單。

  早年華航頻頻發生空難,許多乘客聞華航色變,即使今日不少人仍心有餘悸。

  華航財務狀況長期處於赤字,為了增加客源,降低票價,但成本卻仍居高不下,每張票的獲利越來越低。為了平衡日益增加的成本,華航不得不爭取更多乘客,載客率也越來越高。所以,相較其他航空公司,華航空服員的數目較少,但工作時間可能是亞洲同行中最長。據悉,去年華航載客數比主要對手長榮多了400萬人次,整體營收凈利卻比長榮少。華航每位空服員每年服務乘客人數4587人,長榮僅2960人。華航空服員工作量超出長榮35%。這也是引發罷工的主要原因。

  勞資糾紛是常見的現象,關鍵在於雙方以何種心態進行溝通和協商。勞方爭取合法權益無可厚非,但對罷工仍應慎重思考,尤其涉及公共事業,如交通、電力攸關民生福祉的領域,一旦罷工,勢必對不少民眾造成影響。資方則應放下高高在上的態度,與勞方理性談判,避免激化矛盾,以免事件惡性發展。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