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南臺大地震 盡顯人禍比天災嚴重

2016年02月15日 10:3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美國《世界日報》14日社論説:臺灣因為小年夜一場大地震,今年過年氣氛不是除舊布新的喜悅,而是關注臺南災難現場的揪心。經歷180小時馬拉松救援,救人行動13日告一段落。臺南17層的維冠金龍大樓倒塌,造成上百家庭生離死別,既暴露臺灣防災救難能力低落,更顯示建築管理因循茍且,弊端叢生,116人罹難的悲劇,嚴格説不是“天災”造成,而是不折不扣的“人禍”。

  地震工程界有句諺語:“地震不殺人,但不合格的建築殺人”。這次震災中,受難的不只是維冠金龍大樓,光臺南就有400間房子通報有疑慮,有上百戶判定危樓,近40棟須立即拆除,造成逾百人死難的,是永康維冠大樓。經追查,建商林明輝四易姓名,是屢屢建案完成即結束公司營業、另起爐灶的惡劣建商。不僅大樓設計有問題,建案偷工減料,鋼筋箍筋不足,建商黑心都是問題;政府嚴密的監工審核程式,層層關卡和建照核發,堵不住豆腐渣工程,官商勾結的積弊必然存在。

  大震發生後,臺當局前“內政部長”李鴻源撰文警告,震度超過6.0的地震一旦發生在臺北,將有上千棟高樓倒塌。他警告政府要面對危機,正視臺北盆地土壤液化現象,早日綢繆。臺南這棟倒塌的建築情況類似,建築基地早年是養殖鯽魚的魚潭,地質偏軟,以致週遭多為低矮樓舍,唯獨維冠蓋起高樓。先天地質不良,限建限高執行不力,再加上後天設計走調,大樓倒塌早可預料,只可憐上百住戶渾然不知身居危樓中。

  正如1999年921大地震,南投4000棟房屋損壞,臺中近3000樓房倒塌,但造成死傷最慘重的,卻是臺北松山東星大樓與新莊博士的家,這兩棟高樓都是新建,並非數十年老舊房舍,卻經不起地震考驗,不是建築法規制度不全,純粹是無良建商偷工借牌,偷雞摸狗,營造品質低劣所致。地震震出來的,是人心險惡與貪贓枉法,將臺灣社會缺乏專業素質全面攤在陽光下。

  這次南臺大地震,去年11月臺灣中央大學地震研究中心已發出警告,但沒有人當回事。地震固然不可測,但防震可用人為加強。臺灣和日本一樣地震多發,臺灣曾經歷921大地震,也看過近鄰日本海嘯、大陸汶川震災,但一而再的慘痛教訓,卻喚不醒社會的危機意識,痛過就忘,就像民主作秀一樣,選民健忘,船過水無痕。

  日本面對震災威脅,早已建立一套由教育、宣傳、建築法規、營建管理、都市計劃、救難實施的整合體系,融入日本人日常生活中切實執行。但日本仍擋不住2011年海嘯引發核電廠災變等複合性災難衝擊,如今臺灣社會類似準備都沒有,更缺少正視危機的觀念和心態,如再發生災害,恐怕只有更多傷心與遺憾。

  面對李鴻源的警告,新當選的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説,將把全臺灣房屋總體檢及都市更新,列為施政優先項目。臺北市長柯文哲要在一個月內公佈“臺北市都更戰略方案”。這個方案將包括公辦都更與防災型都更,柯市長希望半年後公佈土壤液化潛勢區,利用公佈的資訊帶動都市更新。柯文哲劍及履及,會不會是另一個空包彈不得而知,但已有人質疑,柯的構想會進一步打擊房地産市場,成為建商公敵。

  可預見的是,都更政策將是臺灣新當局趁勢鼓吹的變革大案,吹起防災都更號角,推動全面城市翻新方案,最容易在短時間內見到施政成果。然而,臺灣多年來都市更新推動不力,就在公權力強制介入房産私權的改造與再分配,容易引起民怨。這點與大陸截然相反,都更效率自然低落。

  民進黨這幾年借“反官商勾結,貫徹社會正義”,污名化都更計劃,更有效打擊國民黨當局施政。如今執政在即,新當局能體會“昨非今是”,務實面對都市再造,總歸是好事。然而,能否真正揚棄政治挂帥,幹實事、做實活,以公眾利益和安全考量為先,有效執行都更方案,而不造成官商利益上下其手,也考驗新當局清廉度、施政能力與魄力作為。

  臺灣幾十年的快速進步後,近年趨於延宕,就是民主政治秀勝過專業考量。當災難過去,傷痛淡忘,媒體焦點不再,政客們對務實基礎建設漠不關心,也成常態。俗雲“自作孽,不可活”,一再付出人命慘痛代價,還喚不醒全社會不再漠視眼前危機,再因循茍且下去,將來埋進地下的將不只上百位無辜民眾。下一場更大天災到來前,臺灣該先徹底體檢自己,找到“人禍”的根源,彌補整頓,否則空有民主發展云云,將不免流於畫餅充饑、本末倒置。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