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柯文哲又失言 誰是“窮極無聊的人”?

2016年02月04日 15:3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旺報》3日發表臺生、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博士候選人徐偉軒的署名文章,針對臺北市長柯文哲出訪日本時的失言風波進行評論指出,如果柯文哲不謙卑反省,減少失言並妥善處理爭議,“柯P旋風”還能持續多久,值得持續關注。

  文章摘錄如下:

  臺北市長柯文哲日前出訪日本,外界普遍認為是為了將於今年10月舉辦的2016台北世界設計之都赴日取經。不過,即使到了日本柯文哲仍不改本色,鬧出了失言風波,聽在藝文人士耳中,尤其不是滋味。

  在東京手作基地及3331千代田藝術中心,柯文哲將日方贈送的工藝品説是“這就是給那些窮極無聊的人玩的”,隨後又表示“我是來看市政不是來看藝術的”。

  倘若文化藝術是臺北市政府訪問團的考察重點,從柯文哲這次的表現來看,確實讓許多人擔心他在選前所承諾的文化政策是否會兌現。我想知道柯文哲口中説的“窮極無聊的人”到底在説誰?是支援文創商品的消費者嗎?還是從事文創産業的藝術工作者?柯文哲在選前説,要將臺北市營造成一個“對藝術家友善的城市”,當選後卻把藝術家、文創工作者或是消費者當成窮極無聊的人,讓許多藝文界人士感到不可置信,不得不對於臺北市文化藝術環境的發展感到憂心。

  日本藝術文化領域的成就舉世皆知,借由實地參訪吸取日方經驗,以作為未來施政方針,讓臺北市更美更好,這是所有市民期望。因此,身為市長,不但應該“看藝術”,更應該以全方位的視點檢視藝術與環境的依存與定位問題,進而思索如何讓傳統與當代及各領域的藝術在城市中共存共榮,這些都是市府團隊應該重視及面對的課題。

  藝術本就是這次考察的重點項目之一,但柯文哲卻説“我是來看市政不是來看藝術的”。他似乎忘記自己選前提出的“柯P新政”,其中文化藝術的相關政見是一大亮點,怎麼當選後藝術就不是市政了。此外,不看藝術,如何去談城市美學?藝術與市政本是一個整體,不能將藝術獨立於市政之外,這應該是一個首善之都市長的基本認識。

  除了失言風波,柯文哲上任以來還面臨許多文化資産保存爭議。柯文哲在日本盛讚東京城市美學,推崇東京車站保留歷史建築的做法,但對於南港瓶蓋工廠、福德平宅、嘉禾新村這些具有特殊歷史意義的老建築,卻又有全然不同的態度。柯文哲選前承諾南港瓶蓋工廠全區保留,選後卻反悔,面對質疑,柯竟稱:“以前説要反攻大陸,現在也沒有反攻大陸”,選前選後態度丕變不免讓人咋舌。

  去年柯文哲又表示想拆除福德平宅,怕被抗議,指文資團體是“文化恐怖分子”,此言一齣令許多守護臺北文資及保留運動者徹底失望。當柯市長在日本高調讚頌日本文化資産保留的成功,批評臺北市缺乏城市美學,一方面卻對具有歷史價值的建築欲除之而後快,真的搞不清楚到底哪個才是柯市長?

  面對文化議題,一次又一次的失言與失信,目前雖然不會對於柯文哲本身造成致命的傷害,但長遠來看,失去了文化藝術群體的信任,是相當危險的,若不滿持續累積,一旦爆發,後續産生的衝擊將超乎想像。如果柯文哲不謙卑反省,減少失言並妥善處理爭議,“柯P旋風”還能持續多久,值得持續關注。而臺北,未來將會是文化夢工廠,還是文化夢一場?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