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陸客注活水:有“人潮”才有“錢潮”

2015年12月23日 08:42: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日前,臺灣入境旅客突破1000萬人次,超過2014年的991萬人次,再創歷史新高。赴臺旅遊人數快速增長,陸客功不可沒。2015年赴臺旅遊的遊客中,大陸游客約佔四成,成為促進臺灣觀光業發展的重要動力。臺當局稱,島內觀光業直接從業人員從2008年的10萬人,增至目前的19萬人;旅館、遊覽車公司、禮品店等有關行業的生意也因境外遊客增加而得到很大幫助。

  大陸游客成最大客源

  自2008年兩岸簽署陸客赴臺遊協議後,陸客如今已成為臺灣旅遊市場最大的客源,7年多來,入島陸客人數累計高達1213萬人次。2015年,陸客赴臺人數突破400萬人次,較2013年增長38.7%,為臺灣帶來2186億元(新台幣,下同)的觀光外匯收入,是開放陸客赴臺觀光後首次突破2000億元大關。

  觀光産業是“無煙産業”,陸客赴臺,包括衣食住行在內,創造的觀光産值相當驚人。一塊小小的鳳梨酥,便是臺灣旅遊業飛躍發展的最佳見證。在2009年初至2012年底短短4年間,鳳梨酥産值翻了近17倍,達到260億元。臺北的夜市小販表示,估計現在至少5個客人中就有1人是陸客。

  陸客人數急增也極大地刺激了臺灣旅遊投資。2008年以來,臺灣在新建旅館、更新住宿接待設備領域的投資高達2800億元,為島內經濟注入活水。

  綠營作祟致業者損失慘

  陸客帶來的龐大商機,沒人敢忽視。綜觀日本、韓國、泰國,無一不在“拼觀光”。去年,陸客赴韓國超過600萬人次,赴日本超過400萬人次,都比來臺旅遊人數多,而韓國和泰國均不限陸客團人數。但奇怪的是,臺灣在11月底宣佈陸客團來臺旅遊配額從每天5000人增到8000人後,又因民進黨某“立委”的反對而朝令夕改,一週後又把配額改回5000人。

  臺灣旅遊業者估算,每名陸客在臺每天花費約241美元,這次的“壓縮陸客令”最多將減少4.5萬名陸客來臺,若以8天7夜團估算,這一擋就擋掉了約26億元。

  對此,有臺媒評價,“今年前往日韓泰的陸客都再創新高,各地也抓緊機會,加速旅館、餐廳、交通業的擴張和建設。反觀臺灣,面對送到府的觀光財,不思將觀光業的餅做大做好,反而擔心‘人來得太多’。臺灣限縮陸客的做法簡直等於把白花花的銀子往外推。這也可以看出,部分‘立法委員’對觀光業完全外行。”

  有“人潮”才有“錢潮”

  這位綠營“立委”的舉動,與民進黨主席、臺灣地區領導人候選人蔡英文連月來的承諾背道而馳。蔡英文近來一再表示“不會減少陸客來臺數量”,然而實際行動卻説明這些承諾只是一句空話。

  即使蔡英文真的有心留住陸客,以推動臺灣經濟發展,恐怕目前表現出來的誠意還不夠。蔡英文迄今仍回避“九二共識”,為兩岸關係未來發展平添變數,如何能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更別説“保證陸客人數”了。

  年底前到明年1月16日,是臺灣“大選”的“敏感時期”,島內社會氣氛高度政治化,本來就有許多大陸人士因此降低赴臺旅遊的意願,儘量不在這段時間去“湊熱鬧”。此時,臺當局更應該推出一系列鼓勵措施,而不是基於政治考量就發“限客令”,局限臺灣的發展。畢竟,有“人潮”才會有“錢潮”。(雷蕾)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