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港媒:島內青年應多到大陸走走看看

2015年11月16日 08:0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近日島內一篇關於青年人不支援國民黨的文章引起臺灣輿論關注。香港《大公報》針對文章中提到的島內年輕人想法“泛綠化”趨勢發表評論指出,支援“臺獨”的年輕人受各種不實消息誤導,從而對大陸現狀以及兩岸關係産生誤解和偏見。由於歷史和現實的原因,兩岸關係存在的很多問題一時不易解決,但兩岸同胞是一家人、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從未改變。期盼島內年輕人能多到大陸走走看看,正確、客觀、全面地了解大陸發展現狀以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評論摘編如下:

  正值選舉期間,最近島內一篇關於青年人不支援國民黨的文章引起臺灣輿論關注。作者在文章中列出了幾個國民黨得不到青年群體支援的原因,其中一個是“國民黨一再和中國靠攏,早已得不到年輕人的支援”。其實,這些年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取得的顯著成績受到兩岸各界高度肯定和讚賞,但島內一些年輕人的想法“泛綠化”趨勢嚴重,從而影響對事實的判斷和分析,讓人憂慮。從去年3月島內爆發反服貿運動,到今年的“反課綱”事件,年輕“臺獨”勢力抬頭,對兩岸關係未來發展埋下隱憂。

  臺灣一些年輕人對大陸經濟、社會發展以及兩岸關係問題缺乏全面、客觀的認識並不讓人意外。過去“兩蔣”時期,島內社會瀰漫著濃厚的“反共仇共”氛圍,輿論也對大陸極盡醜化和抹黑。爾後正是李登輝、陳水扁之流的“臺獨”分子大搞運動的高峰時期,這不可避免影響了臺灣青少年對祖國的認同。而“臺獨”教材一直延續至陳水扁時期。受這些教材影響的學生,有些已經大學畢業,而且為人師表,又繼續用過去受到的意識形態教育影響下一代。近年國民黨政府修改學校教材中部分具有“皇民史觀”以及“去中國化”的詞彙,竟又遭到民進黨以及部分青年學生的反對,以致教科書的“獨”毒未能徹底清除,繼續遺禍下一代。

  島內有學者指出,支援“臺獨”的年輕人提出的證據與理由,千篇一律是未經查證道聽途説而來的,其中謠言參半。這也正正反映了一些青年人受各種不實消息誤導,從而對大陸現狀以及兩岸關係産生誤解和偏見。這七年來兩岸在“九二共識”基礎上簽署的23份協議給兩岸民眾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和實惠:兩岸客運直航每週航班達到890班、超過5000萬人次,大大方便了往返兩岸的民眾;陸客赴臺遊總人數已超過1200萬人次,拉動了臺灣的內需市場;兩岸合作打擊犯罪活動,令島內電信詐騙財産損失大幅下降75%;截至今年6月,臺灣進口大陸貨物享受ECFA關稅優惠的金額達153億人民幣,其中不乏臺灣中小企業的産品。而服貿協議中,大陸向臺灣開放的項目並非只有金融、電信等適合大企業經營的服務業,還有許多適合中小企業經營的行業,包括電腦相關服務、一般商品的零售、市場調查、攝影、包裝裝潢、印刷、影印、筆譯、口譯、建築物清潔等。此外,由於兩岸關係改善,臺灣近年出席了世衛大會、國際民航組織大會。

  由於歷史和現實的原因,兩岸關係存在的很多問題一時不易解決,但兩岸同胞是一家人、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從未改變。大陸尊重臺灣同胞自己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也願意首先同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的機遇。期盼島內年輕人能多到大陸走走看看,正確、客觀、全面地了解大陸發展現狀以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