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臺媒:別只會當駭客型“婉君”

2015年02月03日 10:2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工商時報》3日社論指出:最近臺灣毛治國行政團隊張著老花眼上網路課,努力向年輕人學習如何換腦袋,在“婉君”(網軍)世代色喜于網路公民力量讓改變成真之際,我們要再度忠言逆耳:“網海能載舟,也能覆舟”,別只會當駭客型婉君,導致網路的破壞力淩駕網路的創造力,從而將臺灣推向“只有除弊,沒有興利”的負向迴圈。

  臺灣島內,拆“立法院”招牌、突襲“行政院”等超越法制的非典型作為,或可以改革之名博取同情與掌聲;臺灣之外,政經現實的複雜,絕非靠嗆聲即能得遂所願。

  近來,自許跳脫藍綠的公民組合準備分進合擊,籌組政黨;318學運領袖也休學入伍,提早為將來從政籌謀。我們樂見這些第三勢力尋求體制內改革,深化臺灣的民主制度。然而,在對外策略上,我們要再度提醒,臺島沒有自大的籌碼,莫因“逢中必反”而反陷臺灣于進退失據的窘境。

  對照毛“內閣”急著抓住婉君裙擺的悲涼處境,臺北市新科市長柯文哲(柯P)醫而優則仕,不僅滿足傳統臺灣人“萬般皆下品,唯有醫生高”的職業崇拜,其“口不擇言、黑白分明”的素人從政風格,更與“打倒當道、拒絕剝削”的婉君世代志同道合。

  於是,在“無商不姦、凡標案必有弊、凡公務員必怠惰”的信念下,柯P上臺不到40天,橫掃各大媒體的施政作為儘是處理“一切合法但社會觀感不佳的爛攤子”。所有過程曲折與專業複雜的“hard issues”,都被簡化為有弊/無弊、正義/不正義二分的“easy issues”。由於柯P主“打”對像是被網軍視為既得利益的兩大剝削族群-涉賺暴利的財團與領終身俸的公務員,因此婉君世代一片喝采。

  然而,我們要問的是:臺灣自詡民主法制,臺北也是文明進步城市,難道不能先確認違法事實後移送法辦?各級主事者累積多年的運作經驗,又真的比不上i-Voting的直覺式判斷?當然,沒有機制是完美無瑕的,新官上任三把火,亦非柯P的發明,但下馬威應旨在先破而後立,而不是為了一竿子打翻全船人。

  再者,“破除威權、拒絕黑箱、深化民主”,本是學運世代反馬當局的核心訴求,如今同一批“婉君”卻對自比雍正皇帝、血滴子隨伺的“權威”柯P頂禮膜拜,又豈非自相矛盾?試問,依柯P直覺的社會觀感來評斷是非,會比依法簽訂的契約來得不黑箱嗎?

  更重要的是,柯P再神,也只是得票率57.15%、有任期的民選市長,比前任郝龍斌連任得票率55.64%,只多出1.51個百分點。換言之,比例不小的42.85%並不認同他的政見,但這些人願賭服輸,只能靜觀未來4年柯P的表現。

  如果民主是公認的普世價值,在民主之前,不管是智商高超的醫生市長或年輕氣盛的婉君世代,都該跟認真守分的老百姓一樣,學會更謙卑!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