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紀念甲午戰爭120週年 臺胞忘不了殖民滋味

2014年09月18日 08:11: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在日本發動侵華戰爭“九一八”紀念日到來之際,作為清朝北洋水師的誕生地、中日甲午戰爭的主戰場,山東威海劉公島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9月17日上午,“甲午戰爭與東亞歷史進程——紀念甲午戰爭120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山東威海開幕。

  這次會議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和山東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來自中國大陸、香港、澳門、臺灣以及日本、韓國和新加坡的150余名專家學者與會,對甲午戰爭的歷史背景和起因、戰爭前後的國際關係、東亞海權問題、戰爭對中日關係及東亞格局的影響等議題展開研討。

  歷史抹不去甲午之痛

  120年前爆發的中日甲午戰爭是日本蓄謀已久、精心策劃的一場侵略戰爭。這場戰爭最終以清軍慘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清政府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而告終。作為戰勝方的日本從中國攫取了鉅額不義之財,除割佔臺灣、澎湖列島外,還索取賠款2億3千萬餘兩白銀,相當於日本當時4年多的財政收入。

  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王偉光在研討會上稱,甲午戰爭是中國歷史、東亞歷史、乃至世界歷史上的重大事件,深刻改變了中國歷史進程、政治格局。日本戰後不僅霸佔了臺灣還實際控制朝鮮半島,給包括日本民眾在內的亞洲民眾帶來深重災難。現在海內外學者匯集威海研究戰爭,是為了更好地總結戰爭、避免戰爭,以追求人類的和平願望。

  日本賴不掉侵略歷史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張海鵬指出,目前日本有識之士、政治家應當反省歷史,尤其應該反省明治維新以來“脫亞入歐”的歷史,反省侵略周邊國家的歷史。他強調,目前中日關係正經歷著一次令人痛苦的倒退,個中因緣,值得人們深刻總結。

  他説,甲午戰爭的失敗給予中國的打擊是世紀性的。甲午戰爭的勝利給日本的侵略擴張野心帶來了巨大刺激,也刺激了帝國主義列強加大侵略中國的胃口。當然,甲午戰爭的失敗,同時也讓中華民族猛然驚醒,日本忘乎所以,以為可以主宰世界,最終落得徹底失敗的結局。

  臺胞忘不了殖民滋味

  來自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日本語文研究所教授陳鵬仁一行17日淩晨1時才到達會議所在地劉公島畔。陳教授一看到劉公島後,再也沒有睡意,心潮無比激動。120多年前在這裡發生的那場戰爭,竟讓日本佔領了臺灣50年,那種當亡國奴、被殖民的滋味是數代臺灣人所不能忘懷的。

  在主題發言中,來自香港亞太研究中心的鄭海麟研究員批駁了一些臺獨分子宣傳的“臺灣地位未定論”的錯誤言論。他指出,二戰後《馬關條約》被廢除,自從1952年《中日雙邊和約》生效後,臺灣在法律上已經成為中國的領土,這是日本法院當年根據國際法和國內法作出的判決,同時也為日本政府所承認。197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日本國在北京發表的《中日聯合聲明》中,也使日本再一次確認將以往竊自中國的領土如東北、臺灣、澎湖等歸還中國。臺獨言論沒有市場。(記者 陸培法)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