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難道要“把悲傷留給自己”——從臺灣音樂人陳升拒陸客反服貿説起

2014年05月14日 14:54: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陸客真的不要再來了”“我反服貿”“我常跟他們(指其大陸友人)講,等你們上廁所會關門的時候,我再跟你談統一”……臺灣知名音樂人陳升日前在接受“臺獨”色彩濃厚的《自由時報》專訪時,就兩岸關係議題侃侃而談,不僅語出驚人,而且語出“傷人”。

  陳升聲稱,“臺灣已經比世界上一半的人過得好”,“我們不要賺那麼多的錢”,並由此放言不歡迎大陸游客。臺灣民眾真的“過得好”嗎?自誇“不缺錢”的陳升確實生活優渥,但普羅大眾很多人深陷“悶經濟”,薪資“凍漲”,就業困難,無力購房,想必還是想賺更多的錢。陳升此言,只能證明他當真不知民間疾苦。

  再者,大陸居民赴臺遊開放近6年來,累計為臺灣創造超過2400億元新台幣的旅遊收入,對臺灣經濟復蘇、相關業者收入增加助益良多,本就是有目共睹的事實。更何況大陸游客到臺灣走走、看看,極大推動了兩岸同胞面對面的交流,增進了相互了解,對於臺海持續和平穩定堪稱“民心基礎工程”,套句時髦的話,這就不是錢的事。

  陳升也談到當下島內熱議的服貿協議話題,反駁臺灣當局和主流輿論“不簽服貿會被邊緣化”的觀點,理由竟是“難道我們還不夠邊緣化嗎”。按其邏輯,臺灣難道要自我放逐,獨外于區域整合之外而加劇邊緣化?難道要抱殘守缺,關起門來上演“孤島生存記”,“把悲傷留給自己”?殊不知在經濟全球化、區域一體化的時代潮流面前,外向型經濟導向的臺灣如果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其結果只能是不進則退,坐以待斃。

  前不久引發兩岸網民激烈爭論的“茶葉蛋風波”余波未平,陳升此次又拋出“等大陸人上廁所會關門時再談統一”的説法。這或許是他的一句玩笑話,但一點都不好笑,因為它暴露出來的是臺灣一些人孤芳自賞、面對大陸高高在上的文明優越感。

  必須指出的是,大陸不僅整體實力已遠超臺灣,社會面貌日新月異,而且民眾文明素質也已顯著提高。真正的文明是包容,動輒自認只有我們知書達理,爾等都是野人村姑,只能讓人看到傲慢與淺陋。至於國家統一問題事關民族大義、同胞情感,更是“分久必合”的歷史大勢,豈是“幾隻蒼蠅嗡嗡”就能抗拒的。

  陳升就是一名藝人,其言論也不排除被某些別有用心的媒體斷章取義、添油加醋,我們本無需大費周章予以批駁,更不贊同一些網友由此就對其進行謾罵、抵制。但是,近年來臺灣一些知名藝人身為公眾人物,卻屢屢信口開河,發表一些不負責任的言論,傷害兩岸同胞感情,增添彼此敵意與對立,則不能不引起人們的警惕。

  “術業有專攻”,希望“陳升們”還是謹言慎行,多體認“兩岸一家親”,多考慮大陸“粉絲”的感受,多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釋放正能量吧。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