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兩岸文化交流開拓中華文化繁榮未來

2013年01月25日 08:5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第8屆全國戲劇文化獎名單揭曉,臺灣中大的洪惟助教授編著的《崑曲叢書》摘下“戲曲史論叢書主編金獎”。海峽之聲24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這不僅顯示中華文化在臺灣根深葉茂,也顯示兩岸不僅有同樣的文化血脈,也都致力於將優秀的中華文化傳遞給後人,讓更多人共用如此珍貴且得來不易的文化瑰寶。我們更期待,兩岸文化交流能夠開拓中華文化更加繁榮的未來。

  全文內容如下:

  第8屆全國戲劇文化獎名單揭曉,首度開評的“戲劇理論評論獎”,除了頒給4位成就卓著的大陸戲曲理論家,來自臺灣中大的洪惟助教授投入長時間心血編著的《崑曲叢書》,也摘下了“戲曲史論叢書主編金獎”。這不僅顯示中華文化在臺灣根深葉茂,也顯示兩岸不僅有同樣的文化血脈,也都致力於將優秀的中華文化傳遞給後人,讓更多人共用如此珍貴且得來不易的文化瑰寶。我們更期待,兩岸文化交流能夠開拓中華文化更加繁榮的未來。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瑰麗多彩,作為一條強有力的紐帶維繫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雖然臺灣文化有自己的特色,但正如胡錦濤在紀念《告臺灣同胞書》30週年座談會中提出的那樣“中華文化在臺灣根深葉茂,臺灣文化豐富了中華文化內涵”,準確地概括了臺灣文化和中華文化的關係:中華文化依然是臺灣文化的主體,規範引導著民眾的行為價值、情感取向。與此同時,在歷史、地理等因素的影響下,臺灣文化既有閩南文化、客家文化、原住民文化的特色,又受到西方文化的熏染。所以臺灣文化既以中華文化為主體,又具有多元化的面向。也正因為如此,兩岸在文化交流中既有相同、相通的地方,也需要相互包容、相互借鑒。這也意味著,兩岸文化交流比其他領域的交流更為複雜,要取得效果更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也更需要常態化和制度化的保障。

  現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入鞏固深化階段,加強文化交流既是兩岸關係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必然需求。而這已經成為兩岸文化屆的共同訴求: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和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正在北京聚首。他們都表示,未來雙方將繼續共同努力,進一步擴大雙向、常態的交流與合作。兩岸兩會也對文化領域交流的問題做出回應:海協會會長陳雲林日前表示,希望雙方能夠從研究商簽文化藝術、文物保護等具體協議入手,及早取得突破。臺灣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昨天上午也回應説,只要共識形成,就會簽署協議,不排除任何協議的簽署。

  我們期待,兩岸有關部門早日對兩岸文化交流做出常態化和制度化的安排,簽署類似ECFA的文化交流協議,為兩岸同胞開展各種形式的文化交流提供便利,以共同繼承和弘揚中華文化,攜手開拓中華文化更加繁榮的未來。(海峽之聲 洪蕾)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