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臺媒:“龍寶寶”撐場 臺生育率創新高

2013年01月18日 09:5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去年生育率創下十年新高,近23萬5000個龍寶寶報到。臺灣《聯合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務實來看,“生氣勃勃”恐怕只是拜龍年之賜。龍年開紅盤,希望蛇年可以延續這股氣勢。

  評論摘編如下:

  臺灣去年生育率創下十年新高,近23萬5000個龍寶寶報到。臺當局“內政部”稱這是促進生育政策奏效,但務實看,“生氣勃勃”恐怕只是拜龍年之賜。

  檢視臺灣歷年生育率,龍年總是一枝獨秀。在人們可用避孕控制生育後,臺灣人對生肖的崇拜日益明顯。龍年是高峰,虎年是最低點。

  創十年新高,意謂去年的各種促生政策所揚升的生育率,還不及上一輪的馬、蛇年生育率。龍子龍女盛産後的蛇年,生育率通常反轉直下;若今年生育率守不住,那所有的促生政策、“一生一世”的口號,就可能只是刺激了原計劃生育的婦女提早或延後生産。也就是説,原來要生的,集中在龍年生;不想生的,還是看熱鬧。從長期看,政策並未有效反轉人口危機。

  消失的臺灣人口,與整體經濟、教育程度與避孕方式息息相關。教育程度與生育率成高度反比,小學畢業的婦女平均生育2.6人,然後一路陡降,到碩士婦女就只剩0.54人。教育年數延長,婦女初入職場時,事業壓力便與育齡期限一路賽跑,而經濟的負擔讓人不敢也不想生。因為,生兒育女都是加諸個人與家庭的責任。

  其實,教育程度高的婦女,未必就偏向不生。在社會福利好的國家或地區,高學歷的生育率並不低。

  給錢、發獎的促生政策,都還停留在將生兒育女視為家庭責任的層次。“政府”或機構發錢,民眾自己想辦法。更重要的,是塑造一個人性的育兒環境,從出生時的營養補貼、托育、育嬰假等等,讓社會承擔養育責任,才能讓婦女樂於生育。

  龍年開紅盤,希望蛇年可以延續這股氣勢。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