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臺媒:兩岸好感度上升 和平發展大局愈走愈穩

2012年08月08日 12:2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旺報》每年8月社慶前夕特別製作兩岸關係大調查,今年已進入第4年。今日臺灣《旺報》根據調查數據分析,發表社評指出,最新調查顯示,兩岸關係經過5年和平發展大潮,已經産生3大改變:兩岸人員來往大幅成長、臺灣民眾對大陸的好感度上升、多數受訪者認知大陸對臺灣的重要。這3大改變顯示,兩岸和平發展大局將愈走愈穩,兩岸關係將産生質變。  

  社評摘編如下:

  2009年8月第一次調查結果顯示,從未去過大陸的臺灣民眾高達61.6%,今年已經降到55.3%,減少了近6%。自2008年開放大陸居民赴臺旅遊以來,大陸民眾來臺灣的人數更是直線上升。顯然兩岸民眾的交往對兩岸關係已産生正向影響,今年臺灣民眾對大陸的好感度明顯上升,較去年分別增加了4%與5%;同時發現有63%受訪者認知大陸對臺灣發展具有重要性,67%知道大陸的變化會影響臺灣經濟發展。  

  不過,今年的調查也顯示,自認為了解大陸的臺灣民眾比去年下滑了2%,表示不了解者反增加2%,來到73%的新高點。其實,這並不難理解,過去,兩岸民眾受限于交流管道阻絕,對彼此的了解停留在官方宣傳所形成的刻板印象,當交流大門打開,才赫然發現真實與想像的差距竟然如此極大,因而産生疑惑。此外,大陸經濟與民間社會都正在快速發展變化當中可能是原因。  

  大陸游客赴臺個人遊開放後,大陸民眾尤其年輕人得以親身體會臺灣真實的民間社會,也大幅改變了對臺灣的看法。這些民間的思考力量又影響了大陸新銳媒體對臺灣的關注,近兩年陸媒對臺灣的報道層面越來越豐富,由社會基層溫馨的小故事到文化産業、商業創意,甚至當局有效治理經驗包括地溝油整治、垃圾不落地等,均屬於正面報道,也都直接導致大陸民眾對臺灣的好感度上升。  

  由社群網站上兩岸網民的互動,也映證了兩岸民眾相互好感度上升。過去網路上相互堅持各自立場謾罵居多,現在相互求證理性溝通的多,臺灣網友會上大陸微博,大陸網友也會到臺灣PTT發文,好的文章有趣的圖片也會互相轉發。  

  這些都得益於兩岸關係大環境的改善。馬英九2008年就職以來,兩岸逐步累積互信、展開良性互動與對話協商,今天兩岸兩會將舉行第8次商談,兩岸制度化協商已朝常態化運作方向邁進,制度性交往開啟民間交往的效益已經呈現。  

  不過,疑慮的消除需要時間,兩岸開啟良性互動、擴大民眾交流交往畢竟只有短短5年,在此之前已經足足隔絕了50年之久,過去十餘年兩岸關係又身陷於泥濘中,長期相互敵視,而且兩岸政治、經濟制度以及社會發展道路迥異,民眾之間思想觀念的差異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消除的。  

  但是,態度的改變已經發生,兩岸只要持續推進經濟、社會、文化領域多元深層次的交流,持續“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局面,朝向互利共榮、互惠雙贏的方向發展,假以時日,隨著兩岸彼此好感度大幅提升,臺灣主流民意對大陸的善意有更充分、更全面的了解,大陸經濟更繁榮、社會更穩定,兩岸和平發展前景可期。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