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宜蘭人對雪山隧道的愛恨情仇

2012年05月09日 09:3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據臺媒報道,臺灣雪山隧道5月7日發生通車6年來最嚴重的火燒車事故。臺灣《聯合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隧道通車雖然給宜蘭人帶來交通便利,也引進了觀光財,但是雪隧內暗藏的行車危險,蘭陽平原每逢假日大塞車,夜市擠爆之苦,不斷引燃宜蘭人對雪隧的愛恨情仇。

  評論説,早年宜蘭對外交通封閉,宜蘭人要到北部,得翻山越嶺,車行九彎十八拐,或是繞道濱海,才能到繁華的臺北城。

  如今雪隧通車,拉近了臺北到宜蘭之間的距離,不管是臺北客來宜蘭觀光旅遊,或是宜蘭人北上逛街購物,雪隧,已經成了宜蘭最重要的對外交通樞紐。

  但是假日到處塞車,風景區都是觀光客,夜市也擠滿人,想吃熟悉的小吃,得趁平日,要品嘗知名的餐廳,得提早3個月預訂,房價飆漲,良田變農舍,連源源不絕的礁溪溫泉,也傳出超抽降溫。

  評論指出,儘管人潮帶來錢潮,觀光業者笑呵呵,但多數宜蘭人卻哀聲嘆氣,“宜蘭,已經不是我們的宜蘭了!”

  交通的便利,改變了宜蘭人的消費與生活型態,長達13公里的長隧道,又暗藏著什麼安全危機?宜蘭人對雪隧的愛恨情仇,總在每次的交通事故之後,再度被引爆。

  評論説,這次雪隧火燒車意外,是通車以來最嚴重的一次,雖説是場交通意外,但宜蘭人忍不住要問,在雪隧行車,究竟安全嗎?如果發生事故,隧道內能及時啟動逃生設施與配備嗎?救難系統也能在第一時間出動嗎?宜蘭人心裏有著相當多的疑問。

  這次事故後,專家與地方人士更為雪隧是否調降速限、是否拉大車距而爭議。但這項爭議其實反映了另一個問題:人們在向當局要一條安全回家之路的同時,是不是也應該要求自己,成為雪山隧道的安全行車用路人。

  評論最後指出,不超速,不超車,保持安全車距,出發前確認車輛狀況……這些都比進了隧道,再來祈求上天保祐平安,來得重要多了。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