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菊營”政治介入 污染臺灣網路平臺

2010年10月09日 09:01:00  來源:
字號:    

  陳菊的網軍在網路上發表攻擊楊秋興的言論,遭人肉搜索後,又動用關係違規刪除賬號。結果,不僅被迫辭去現有職位,還面臨挨告的處境。這些“年輕人”為何甘冒身敗名裂的危險,為政客抬轎跑腿?

  臺灣《聯合報》發表聯合筆記指出,以黑道慣用的伎倆為例,就很容易理解事情的本質。在黑道大哥眼中,未成年青少年是最好的打手,除了可塑性高,最重要的是他們不需負擔完全的刑事責任。對青少年而言,“未成年”保證了他們的機會,做的案子越大,“竄升”機會也越大。亦即,大哥利用青少年,青少年也換得機會。

  臺灣青年網軍和政客的關係也是如此。政客利用年輕人“犯錯較易卸責”的特質,讓他們代打棘手的戰;有意仕途的年輕人則在戰場照劇本演出,以求獲取戰功,得到露臉的機會。至於被抓包,其實無所謂,要圓滿達成任務、獲得政客垂青,才是最重要的事。

  陳菊秘書即是如此。她的説法反覆,讓人失笑,在網路造假、運作讓人不齒,既丟掉秘書職位還得面對司法訴訟,但“楊秋興説謊抓到了”的訊息迅速散播出去,可謂圓滿達成任務,知名度更因此爆升。丟掉一個小職位,換得未來更大的機會,實在划算。

  文章表示,“菊營”把此事上綱為“打壓年輕人”、“傷害言論自由”,其實並非事實。網軍與一般網民不同,所作所為是為勝選而非正義。即便説的是事實,往往也要加油添醋,弄成不敢具名的“黑函”攻擊。

  這次事件最大的不同,就是政治力介入了原應中立的網路平臺,已超越過去網軍“照劇本演出”的角色設定,甚至因為介入刪改賬號,把網站名聲都搞臭了。無論政治人物或者網路平臺,都應更嚴肅面對這個問題。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