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臺患“陸資恐懼症”將使投資者望而卻步

2015年12月07日 08:1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因被綠營質疑集團內有大陸資金背景,美商DMG收購東森電視臺在島內鬧的沸沸颺颺。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這充分反映了島內患有“陸資恐懼症”:一方面希望實力雄厚的陸資可為臺灣經濟注入活水,但又不脫把陸資入島的經濟議題當作政治議題的舊思維,害怕“陸資買下臺灣”。臺灣“抗拒”陸資的心態,不僅讓陸資心寒,也讓外資因擔心臺灣社會高度政治化影響經濟發展,而對臺灣卻步。

  評論摘編如下:

  最近美商DMG娛樂集團收購東森電視臺一事在島內鬧得沸沸颺颺。DMG執行長Dan Mint更成為泛綠陣營的“眾矢之的”。儘管Dan Mint是美國公民,而且一再表示是以個人名義進行收購,但民進黨政客仍質疑DMG集團有大陸資金背景,而依據竟是“有中國大陸人士擔任DMG集團高層”,相關部門也紛紛表示要嚴格審查收購案。島內這樣一副如臨大敵的陣仗讓人錯愕。收購案純屬經濟議題,但卻被別有用心的政客政治化,只會招致外資投資者不滿。這好比一家店舖的老闆為了加強保安,於是把所有進入店舖的客人都當作盜賊來看待,令顧客大為反感。

  美商DMG集團收購東森電視臺在臺灣引起軒然大波,並不讓人意外。一直以來,臺灣方面對於陸資入島的議題就相當敏感,以至成了驚弓之鳥。去年馬來西亞一家企業收購臺北101大樓37.17%的股權,因傳言該企業有大陸資金背景,而導致這起收購案在島內引起爭議。雖然這家馬來西亞企業強調收購純屬商業考慮,並且願意放棄101大樓的經營權,但仍無法解除島內疑慮,相關審查部門遲遲不願發出批文。今年這家企業無奈宣佈,由於在規定期限內未能取得臺灣地區投資部門的批准,遂決定終止收購臺北101大樓的計劃。同在今年,臺當局以電商阿里巴巴集團“涉嫌隱瞞陸資身份”而要求其撤資,但實情是臺當局于2009年6月起才開放陸資赴臺,換言之,阿里巴巴2008年申請赴臺開設業務時無從以陸資身份登記,而且據阿里巴巴的資料:最大股東是日本的軟體銀行佔32.4%,第二大股東是美國雅虎佔16.3%;經營團隊是馬雲和蔡崇信,馬雲佔股8.8%,蔡崇信佔股3.6%。因此,阿里巴巴認為,公司資金來源多元,而“陸資”在公司投權佔比、大陸董事人數並非最大多數,不應被視為“陸資”公司。但臺當局認定馬雲對阿里巴巴具有實質控制力,符合島內對陸資的定義,限其明年2月前撤資。

  馬來西亞企業、阿里巴巴集團和美商DMG集團在臺灣的投資遭遇,充分反映了島內患有“陸資恐懼症”:一方面希望實力雄厚的陸資可為臺灣經濟注入活水,但又不脫把陸資入島的經濟議題當作政治議題的舊思維,害怕“陸資買下臺灣”。這是對陸資的偏見和誤解。陸資入島是看中臺灣的商機,賠本生意是沒人做的。臺灣方面“抗拒”陸資的心態,不僅讓陸資心寒,也讓外資因擔心臺灣社會高度政治化影響經濟發展,而對臺灣卻步。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