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內地人為何喜歡到香港買保險?

2015年07月27日 07:48: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如今內地人赴港不光旅遊購物,買保險也成為一些人熱衷的事。香港《星島日報》近日援引香港保險業聯會的數據表示,2014年內地客在港的新保單額244億元(港幣,下同),按年增長21%。有人説,如今名牌店搶貨的內地客少了,在保險店前排長隊的多了。內地人散落全國各地工作生活,卻都爭先恐後地跑到香港買保險,香港的保險魅力到底在哪兒?大老遠的跑到東方之珠去投保,真的好嗎?

  自由行後數量遞增

  英國保誠保險公司理財顧問李女士表示,內地人赴港購買保險,是以赴港自由行啟動為節點,此後保單數量逐年猛增。如今市場依舊火熱,即使香港取消內地投資移民,深圳居民赴港改為一週一行,都沒影響內地赴港買保單的熱情。

  “4年前,內地人在我客戶中的比例大概是10%,現在能佔到30%-40%,為了更好地跟客戶溝通,我跟我的同事都開始努力學説普通話,也經常跟內地的客戶在微信上互動。”李女士説。

  一個突出現象是,除了為數眾多的白領,內地富人也青睞香港保單。有業內人士表示,部分到香港買保險的富人,一方面是看中香港保單性價比高功能齊全,比如生意人通常喜歡買高保額分紅型壽險;另一方面是為了配置美元或港元資産,出發點是為了孩子出國留學或海外置業方便,另外把錢放在香港保險公司,私密性也好。

  較內地産品有優勢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香港保險之所以這麼有吸引力,原因在於其行業歷史悠久,制度及服務更完善,保險保障的範圍更廣,同等保額資費更便宜等。據了解,目前香港的合法保險公司總數達到158家,保險仲介人超過8萬,有“保險公司多過米店”的説法。它們提供種類繁多的保險和風險管理服務,部分産品在保障範圍和費率上的確較內地産品有優勢。

  在康宏金融集團從事理財保險行業工作的吳瑞表示,內地人來港買保險都緊盯著三類:重大疾病險、人壽險和儲蓄分紅險。

  以香港某公司的“危疾終身保計劃”為例,其涵蓋了69種嚴重病況,包括原位癌在內的17項預支賠償病況。吳瑞説,內地一般重大疾病保險只涵蓋30-40種病況,大多數保險産品不涵蓋早期重大疾病以及原位癌。同等額度的保險,受保人要投的保費在香港比內地要便宜30%左右。儲蓄分紅險也是內地人赴港的一大目標。以某保險公司的儲蓄計劃為例,繳納3萬美元的保費,25年之後可獲得逾12萬美元現金回報,預期每年回報率為6.35%。相比而言,內地的儲蓄型保險每年現金回報率一般也就3%左右。

  此外,香港保單經過核保生效後,無職業及生活地區限制;香港保險可投資多種不同類型的金融産品,為客戶作出妥善的財富分配及投資選擇。凡此種種都透露著一股誘惑力。而從內地和香港對比來看,香港人生活環境、社會信用體系比內地更為完善,某種程度上降低部分成本;內地由於醫療健康資訊不透明,存在騙保騙賠的現象,此外空氣、食品污染帶來的威脅,保險公司在精算時也會把風險計入成本,所以自然保險價格比香港要高。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