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拒絕陸資 臺灣經濟恐錯失機遇

2015年06月30日 12:5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旺報》30日社評説:前身為中泰賓館的臺灣6星級文華東方酒店,日前爆出將轉售上海某大型陸資企業,引來陸資想併吞臺灣的“恐中”言論,臺灣對陸資來臺投資充滿敵意,已到了杯弓蛇影地步。將陸資視為洪水猛獸,只會讓臺灣又一次錯失區域版圖洗牌卡位契機,對外貿導向的臺灣經濟的傷害,前車之鑒歷歷!

  大陸力推的亞投行,6月底就要簽署協定,力爭年底成立,可以預期隨著亞投行的運營,陸資企業布署“一帶一路”建設的對外投資步伐,勢必加速。

  外資機構已預期此將帶來新一波陸資出征高峰。根據國外研究機構日前聯合發表的報告,到2020年中國大陸將成為世界最大跨境投資者,全球離岸資産將增至現有水準的3倍,即從目前的6.4兆美元增至近20兆美元。

  外人直接投資是創造境內就業、經濟成長的動力,許多地區都致力招商引資,尤其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2010年歐債風暴籠罩,德法英等歐洲各國領袖,無不爭相訪陸,爭取陸資前往投資,盼引進陸資投資、創造就業,減緩經濟衰退。

  因陸資大規模走出去,國際投資圈這幾年出現重大變化,2012年大陸躍升為全球3大凈資本輸出國,2013年起大陸對外投資額首度超過1千億美元,每年更以千億美元規模對外投資,向全球第一大資本凈輸出國邁進。隨著政治、軍事力量崛起,大陸為躍升大國格局,正致力與周邊鄰近沿線國家,形成命運共同體,包括推動沿線基礎設施建設,以應對歐美等先進發達國家經濟增長陷入停滯後,另一個可以持續驅動大陸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這是大陸為奠基大國格局,傾全力打造的市場新高地。為此,大陸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加速資本項下開放,鼓勵企業走出去,並鬆綁對外投資,將對外開放視為增長新特點。

  大陸領導人倡議“一帶一路”及設立亞投行,預告了“中國製造”向“中國投資”轉變的新時代來臨,這將改寫長年全球對外投資以歐美等先進發達國家為主的版圖。一位大陸國企在臺高階主管指出,“一帶一路”建設商機,不是只有基礎設施,而是伴隨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將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廣大的新興市場商機相當可觀。

  只是,對這波陸資因應大國崛起而走出去的戰略思維,臺灣不少人停留在大陸仍是“共匪”的時代,對任何陸資來臺,無限上綱至安全層級,也把所有大陸來臺投資或收購標的,都用異色眼光來放大政治意義。

  以文華東方酒店為例,是臺當局開放外人投資項目,飯店地産或經營更無涉安全問題。但反對者的杯弓蛇影,只是凸顯其出於意識形態為反對而反對的心理。

  陸資並購了紐約極具歷史與美國光榮象徵意義的華爾道夫飯店,並未見美國以中國威脅論為理由的反對意見。從另一個角度看,陸資可以在這些國際具指標性物業脫穎而出,這説明不少陸資企業已具有資本優勢和管理實力,在“走出去”中,對生産經營,實行全球戰略佈局、配置資源,形成整體競爭優勢。

  與其用“中國威脅論調”來看待陸資,不如用更宏觀視野來看待大陸“走出去”,特別是在“一帶一路”佈局上,具國際化經驗及深諳市場經濟體制的臺灣,更能扮演相得益彰角色,而臺灣也可以在大陸的“一帶一路”佈局中卡上好位置,持續發揮臺灣優勢!

  事實上,臺灣是允許陸資來臺,臺當局“經濟部”早在2009年6月30日公佈《大陸地區人民來臺投資許可辦法》及《大陸地區之營利事業在臺設立分公司或辦事處許可辦法》,開啟陸資來臺投資時代。當初開放的初衷,是希望促進兩岸雙向投資,扭轉臺商資金、技術及人員等資源單向流進大陸、向大陸傾斜的情況,但更大戰略意義是盼透過兩岸雙向投資,緊密兩岸産業鏈,形成戰略夥伴關係,共同攜手進軍世界市場。

  但太陽花學運後,陸資來臺議題被“仇中、恐中”人士渲染,泛政治化,這兩年來陸資來臺嚴重衰退,今年前5月陸資來臺成長衰退近7成,更創下2009年臺灣開放陸資以來最大衰退幅度。陸資來臺被泛政治化,連在臺陸企幹部都感受到這股敵意。我們真的不希望,臺灣在應對大陸新一波的陸資走出去風潮,又重蹈服貿覆轍,“起了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再度錯失陸資向全球佈局的機遇!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