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吃了“定心丸”後 臺商不可“高枕無憂”

2015年06月04日 08:01: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日前,國務院發佈《關於稅收等優惠政策相關事項的通知》(國發〔2015〕25號),強調繼續維持臺商既有的稅收優惠,這個“25號文”被臺商譽為“定心丸”,至此,徘徊在他們心中幾個月的疑慮終於一掃而空,認為這充分説明大陸對臺資企業權益的高度重視,堅定了他們在大陸發展壯大的信心。與此同時,一些臺商也認為,吃了“定心丸”之後,他們應該加快轉型升級,不斷變革創新,以提高自身的競爭能力。

  去年12月,國務院發佈《關於清理規範稅收等優惠政策的通知》(國發〔2014〕62號),要求地方政府全面清理不合法和不符中央規定的租稅優惠,特別是對“財政返還”進行清理。這個“62號文”旨在深化改革開放、優化投資環境、完善投資政策,卻引起了不少臺商的疑慮,自認為這個“62號文”是衝著他們而來,一時之間,臺商們十分擔心投資優惠取消和投資環境變化將衝擊臺資企業經營。連島內六大工商團體都通過各種渠道紛紛陳情,希望“62號文”取消稅收優惠的規定不要溯及既往。

  針對臺商擔心投資權益受損,大陸方面做了深入細緻的解疑釋惑工作,強調“62文”不是針對臺商而來,大陸方面將繼續努力為臺資企業創造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一如既往地依法保護臺商的合法權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和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在與臺商座談時都明確表示,大陸支援和鼓勵臺資企業發展的政策方向不會改變。

  不久之後,人們又看到了國務院的“25號文”,這個“25號文”明確規定,國家統一制定的稅收等優惠政策,要逐項落實到位;各地區、各部門已經出臺的優惠政策,有規定期限的,按規定期限執行;沒有規定期限又確需調整的,由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按照把握節奏、確保穩妥的原則設立過渡期,在過渡期內繼續執行;各地與企業已簽訂合同中的優惠政策繼續有效。對已兌現部分不溯及既往。這些規定適用於臺資企業。

  “25號文”定紛止爭,給臺商吃了“定心丸”。不過,在吃了“定心丸”之後,臺商千萬不可“高枕無憂”。誠如一些臺商所言,廣大臺商宜積極順應大陸提升經濟發展品質、建立市場公平競爭環境的大趨勢,加快轉型升級,不斷變革創新,提高自身競爭能力。(吳亞明)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