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唐永紅:臺商轉型應緊跟大陸政策

2015-05-29 09:2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香港中評社5月28日報道,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區域經濟研究所所長唐永紅教授在福建第一屆“臺商發展論壇”中指出,為優化和調整産業結構,大陸出臺了一系列宏觀調控措施,對臺資企業必然産生衝擊。他認為,面對大陸宏觀經濟形勢與政策的變化,部分臺資企業可以採取就地轉型升級或轉移投資,配合政府政策,才能夠最終實現企業的持續發展。

  唐永紅表示,大陸近年出臺的土地及環保新政、內外資所得稅統一、降低出口退稅、大幅增加加工貿易限制類商品目錄和保證金臺賬“實轉”、新《勞動合同法》以及人民幣升值,都對臺資企業,尤其是許多十幾年前就進入大陸投資的傳統製造業企業造成衝擊。同時,他認為,大陸經濟經過長達30年的持續高速發展,目前需要並正在經歷多個層面的轉型發展,必然對臺資企業産生相應影響與要求,包括生産要素、市場需求等方面。

  面對大陸宏觀經濟形勢與政策的變化,唐永紅認為,臺資企業可以採取就地轉型升級、轉移投資地區,或是清盤停業。實踐中,具體採取何種做法,要基於各企業轉型升級、轉移投資與清盤停業的成本收益風險的考量。他又指,發展中的大陸經濟體空間廣闊,機會較多,比較優勢還存在,能為臺資企業轉型升級或轉移提供空間。因此,企業如何找到一種切實有效的轉型升級或轉移投資的模式,以及政府如何幫助企業轉型升級,並能夠最終實現企業的持續發展,才是至關重要的。

  因此唐永紅建議,臺資企業轉型應該:一、密切關注大陸經濟發展模式、結構調整方向與政策導向;二、更加注重向産業鏈的上、下兩端發展;三、注重與大陸企業進行研發、生産、行銷、通路等合作。而在行業選擇方面,臺商可以選擇服務業及戰略性新興産業。

  近幾年,針對臺商反映比較集中的成本上升、出口市場萎縮、資金和勞動力短缺、土地糾紛等問題,大陸有關部門和各地政府有針對性地採取了一系列幫助臺資企業轉型發展的政策和措施,包括支援生産性企業向服務業轉型;支援“三來一補”的臺資企業創立的內銷品牌,建立內銷市場網路體系;鼓勵符合條件的臺資企業産品進入政府採購市場;對臺資企業流通業發展、企業技術改造、科技創新、節能減排等予以專項資金支援等。

  唐永紅指,近年來大陸政策有如下幾個特點與走勢:一、在轉型壓力與轉型助力之間尋求平衡;二、旨在鼓勵發展先進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調整産業結構;三、建立健全中小企業融資體系,為轉型發展的臺資企業提供更優惠和更有保障的融資支援;四、大陸對臺商投資大陸的政策正在邁向國民待遇。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