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臺媒:韓國後來居上 蔡英文如何“壯大臺灣”?

2015年06月03日 09:5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6月1日,中韓兩國正式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韓民國政府自由貿易協定》,臺灣《旺報》今日發表短評分析在此情況下,《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生效遙遙無期之下,臺灣希望借由《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搶佔大陸服務業市場的先機稍縱即逝。

  短評説,中韓自貿協定正式完成簽署,《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簽署完成卻延宕至今未生效,民眾有權知道,蔡英文主席在美國提出的“壯大臺灣”雄圖,是否能因應中韓自貿協定的衝擊?

  短評指出,中韓自貿協定於3月初初步簽署時,許多學者認為是虛驚一場,對於臺灣製造業殺傷不大,卻忽略中韓自貿協定已突破大陸不開放服務貿易的原則。韓國在與中國大陸洽簽FTA時,注意到中國大陸轉結構後服務業的發展潛力,並考慮自身優勢爭取中國大陸服務貿易項目之開放。

  短評指出,因此吸取《CEPA》(編者注:CEPA(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即《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的英文簡稱。包括中央政府與香港特區政府簽署的《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中央政府與澳門特區政府簽署的《內地與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及《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簽署開放內容及定期檢視的做法,服務貿易部分以金融服務、電信等為第一波開放項目,為中國大陸首次於FTA中承諾開放服務貿易,並保留與《CEPA》相似的進一步檢視並開放的權利。

  短評説,目前中韓自貿協定的服務貿易開放程度雖然沒有《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大,然而在當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生效遙遙無期之下,臺灣希望借由《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搶佔大陸服務業市場的先機稍縱即逝。

  短評最後説,蔡英文要壯大臺灣,服務業的壯大絕對是重中之重,中韓自貿協定後來居上,《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與《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延宕與否,都將影響臺灣服務業是否及時進入大陸,懇請蔡主席給臺灣服務業一個説法。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