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紫金山峰會搭建交流平臺推動務實合作

2013年11月06日 10:0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2013兩岸企業家峰會于11月4日至5日在南京紫金山舉行,這是“兩岸企業家峰會理事會”成立後舉辦的第一屆峰會,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日發表社評文章指出,本屆峰會主題為“兩岸産業合作新局:挑戰與對策”,非常契合當前兩岸經貿關係發展之需要。期待“兩岸企業家峰會理事會”為兩岸産業建立合作機制,推動務實、有效的合作,共同提升國際競爭力。

  社評摘編如下:

  2013兩岸企業家峰會于11月4日至5日在南京紫金山舉行,這是“兩岸企業家峰會理事會”成立後舉辦的第一屆峰會,主題為“兩岸産業合作新局:挑戰與對策”,非常契合當前兩岸經貿關係發展之需要。期許“兩岸企業家峰會理事會”為兩岸搭建企業溝通平臺,擴大交流合作,為兩岸經貿往來再創新的亮點。

  “兩岸企業家峰會理事會”的成立源自於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該峰會于2008年于江蘇首度舉辦,迄今已舉辦過4屆,受到兩岸企業界的高度肯定,成功為兩岸企業家搭起聯誼、溝通、互換商情、共創商機的平臺。

  在2012年的峰會上,兩岸與會企業家發佈共同建議成立“兩岸企業家峰會理事會”,推舉臺灣方面的蕭萬長先生與大陸方面的曾培炎先生擔任峰會的共同理事長,廣邀兩岸知名企業參與,進一步鞏固和深化峰會的功能與成果。

  2013年7月,“兩岸企業家峰會理事會”分別在北京、臺北成立,共有300多位兩岸知名企業家和工商團體負責人加入成為會員,並選舉蕭萬長先生與曾培炎先生為理事長,江丙坤先生與盛華仁先生為副理事長,並邀請一批兩岸政經産學界知名人士擔任峰會顧問和特聘專家。

  “兩岸企業家峰會理事會”下設“宏觀經濟交流”、“資訊、家電産業”、“能源、石化、裝備産業”、“中小企業”、“文化創意産業”、“金融産業”、“生物科技與健康照護産業”等7個合作推動小組,開展經常性的交流互訪和産業對接活動。

  這次峰會是兩岸企業家峰會理事會成立後舉辦的首屆會議,兩岸共有500余位工商領袖和企業家出席,臺灣參加人數達333人,是歷次最多的一次,顯見兩岸企業家對峰會的高度重視。經過這兩天密集的討論後,峰會所設的7個工作小組也獲致多項具體結論,為兩岸企業合作擘畫未來願景,成果相當豐碩,值得高度肯定。

  這5年多來,兩岸海協、海基兩會恢複製度性的協商,迄今舉行過9次會談,簽署19項協議,降低往來兩岸的時間與成本,不但縮短兩岸的地理距離、更拉近兩岸人民的心理距離,使兩岸關係進入60多年來的最佳時刻。

  現在是兩岸企業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大時代,兩岸企業家絕對要把握先機、創造時機,進行全方位的産業合作,讓兩岸企業能在全球不景氣的泥淖中,率先成長復蘇,並開創全方位交流合作的展新局面。

  有關兩岸産業合作,過去雙方已經推動相關的安排,包括“搭橋專案”、“資訊産業和技術標準論壇”、“産業合作論壇”等,已經為兩岸産業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礎。未來在這些基礎上,期許未來“兩岸企業家峰會理事會”能成為對話平臺、從政策面、技術面、人才面、資金面等,建立全方位的對話管道。

  同時也期待“兩岸企業家峰會理事會”為兩岸産業建立合作機制,推動務實、有效的合作,共同提升國際競爭力。至於實際運作層面,希望兩岸企業能共同制定産業標準、創立國際品牌、彼此分工合作、避免重復投資,彼此優勢互補、分工合作、相互提升、共創雙贏,走出過去為歐美大廠代工的經營模式,開創兩岸企業合作的大商機。

  總而言之,“兩岸企業家峰會理事會”成立成功扮演了兩岸企業的對話溝通與交流合作的平臺,不但是兩岸企業相互貿易投資的橋梁、資訊分享的管道、更是兩岸企業商機共創的平臺以及情感聯繫的紐帶,希望未來能為兩岸企業搭建全方位的平臺,擴大交流合作,為兩岸經貿往來再創高峰。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