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臺媒反思島內第三方支付 盛讚大陸支付寶

2013年07月11日 11:1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網路科技日益發達,“支付”形式也大為改觀,從以往用實體貨幣交易,演進到使用信用卡,如今再邁入網路支付時代。臺灣《旺報》10日刊載短評,分析大陸“支付寶”的成功案例,給予高度評價,同時文章直言:臺灣第三方支付還停留在只準辦理信用卡代收付業務,發展腳步遠遠落後。

  文章摘編如下:

  網路科技日益發達,“支付”形式也大為改觀,從以往用實體貨幣交易,演進到使用信用卡,如今再邁入網路支付時代。

  有了網路技術的支援,支付可以和眾多業務整合,像是和通訊業整合發展出“手機信用卡”;大陸還將第三方支付和基金投資結合在一起,受到市場熱烈歡迎。

  近期最有名的案例,就是阿里巴巴旗下“支付寶”與“天弘基金”于6月17日推出的理財金融服務産品“餘額寶”,讓支付寶在大陸8億名註冊用戶,可將其存在支付寶內的資金轉至餘額寶賬戶購買“天弘增利寶貨幣基金”,轉帳即完成基金購買。

  餘額寶推出僅18天規模即達到57億元人民幣,並以251萬的開戶數,躍升為大陸最大的貨幣型基金。

  其實該模式在全球並非首創。早在1999年,全球知名的網上支付公司Paypal就設立賬戶餘額的貨幣市場基金,用戶只需簡單地進行設置,存放在Paypal支付賬戶中不計利息的餘額,就會自動轉入貨幣市場基金。

  第三方支付屬於新興支付工具,從大陸支付寶的成功,到餘額寶的大受歡迎,可看出其極具發展潛力。也因第三方支付既屬電子高科技産業,亦屬尖端金融服務業,牽涉到許多政府部門的管轄範圍,很容易發生因本位主義濃厚,導致政策發展變成多頭馬車,各吹各的調。

  不幸的是,這樣的情形正在臺灣上演。為了非金融業經營第三方支付能否辦理儲值業務,“經濟部”、“金管會”意見南轅北轍,“金管會”顧慮到風險,至今尚未點頭同意;甚至還傳出有金融業者透過“立委”遊説,反對非金融業者辦理儲值業務,企圖獨吞這塊大餅,讓問題更加複雜。

  大陸第三方支付産業不僅儲值、支付方式推陳出新,如今更進一步結合基金投資,反觀臺灣第三方支付卻還停留在只準辦理信用卡代收付業務,發展腳步遠遠落後。

  新興産業要有創新的思維,不能把風險控管無限上綱,如果大陸快步向前,臺灣卻原地踏步,無怪乎PChome董事長詹宏志會批評:“有‘政府’如此,何需敵人?”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