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傳遞兩岸正能量 賴素如涉貪打擊國民黨(4/1—7)

時間:2013-04-08 15:03   來源:台灣網

  上周,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4月7日上午在海南省博鰲開幕,兩岸又將迎來“博鰲時間”。島內,媒體持續關注並反思賴素如案對國民黨乃至對臺灣的影響,馬英九的“清廉牌”繼李朝卿案與林益世案後,再次嚴重受損。同時,民進黨“謝係”子弟兵日前的“取而代之”言論,引發外界對謝長廷會否參選民進黨主席的猜想。

  博鰲亞洲論壇為兩岸交流增添“正能量”

  4月7日上午,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在海南省博鰲開幕。自2006年博鰲亞洲論壇起,大陸領導人就形成了接見與會臺灣代表團的慣例,成為兩岸之間一個重要的高層交流平臺。本屆論壇,蕭萬長率團與會也成為兩岸交流關注焦點。

  本網發表評論文章指出,如今兩岸又將迎來“博鰲時間”,蕭萬長與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的會面,無疑又將成為2013年年會的焦點之一,雙方就兩岸關係發展如何論述,也將成為觀察兩岸關係走向的重要指標。本次年會的主題——“亞洲尋求共同發展:革新、責任、合作”充滿時代氣息,3個“關鍵詞”對於海峽兩岸的中國人來説,同樣顯得迫切並令人充滿期待。

  評論説,兩岸高層不約而同地將博鰲亞洲論壇視為雙方應該共同珍惜的平臺。博鰲亞洲論壇這個設在亞洲的舞臺,正朝著逐步發出越來越多世界聲音的方向邁進;而海峽兩岸的中國人,也正在這個舞臺上為了共同的“中國夢”攜手努力!

  賴素如涉貪打擊國民黨 島內媒體反思

  去年臺當局“行政院秘書長”林益世受賄案尚未平息,現任國民黨中常委、文傳會副主委、臺北市議員、黨主席辦公室主任賴素如,也因涉嫌受賄案,近日被臺北地方法院聲押禁見,馬英九率領的執政團隊“清廉”形象再次遭到各界廣泛質疑。

  臺灣《中國時報》4月2日發表社論文章指出,“清廉執政”這4個字對藍綠營而言都是嚴格的人性挑戰。曾經有過貪念或實際行動者須知,凡貪過必留下痕跡,隱藏的事沒有不顯露出來的,貪念是最大的蜘蛛網,而困住的往往正是自己。

  連續幾起弊案發生,媒體評價馬英九用人之道,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發表評論分析,馬英九用人圈有“學者圈”與“政治圈”兩個,出事的都是政治圈出身,他們的生活型態,馬英九和學者出身的官員都很難深入了解。識人與用人是不斷考核的過程,考核必須紮實,才不會發生林益世與賴素如案。

  弊案發生,馬英九飽受抨擊,臺灣《中華日報》刊文指出,將從政黨員涉貪責任全都歸於馬英九一身,難掩政黨對政黨攻訐意味,既有失公平也不合理。落實反貪倡廉絕不是馬英九一個人的事,除了公務員潔身自好之外,當局和民眾也都有責任。

  香港中評社4月3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賴素如弊案給馬英九執政團隊清廉形象雪上加霜,無論從挽救國民黨清廉形象,還是保持國民黨的執政優勢及地位,國民黨都必須認真對待黨內貪腐弊案的消極影響,切中問題要害,從根本上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拒腐防線,重新拉抬民調,重塑清廉形象及執政優勢。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