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臺媒關注大陸“雙十一”電商熱戰

2012年11月14日 10:0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剛過去的“雙十一”,大陸電子商務業績亮麗,引得臺灣媒體關注。臺灣《旺報》今日短評文章指出,“光棍節”本來是大陸年輕人獨創的娛樂性節日,近年在網路傳播和商家渲染下,逐漸帶動“單身經濟”,變成了購物節,創造出的經濟文化效應,這是商家“有節過節、無節造節;沒有淡季的市場,只有淡季的思想”行銷成功的經典案例。評論直言:大陸網購業者從光棍節中創造出“獨具慧眼”的單身經濟商機,臺灣業者看到了嗎?

  全文摘編如下:

  大陸“光棍節”剛過,各地公佈“雙十一”戰報,電子商務業績最亮麗,蘇寧易購全天訂單量突破170萬,比去年同期增長超過20倍;天貓與淘寶體系一天賺進889億元(新台幣,下同),相當於大陸營業額最好百貨公司3年的業績,當天許多臺灣網友也感受了這場“電商熱戰”。

  11月11日“光棍節”本來是大陸年輕人獨創的娛樂性節日,近年在網路的傳播和商家渲染下,逐漸帶動“單身經濟”,變成了購物節,創造出的經濟文化效應,強過臺灣與香港同樣為單身訴求的“情人去死去死團”活動。

  大陸“光棍節”的商機遍及百貨、觀光、餐飲、房地産等各産業,尤其是網購業者更打出“雙十一購物狂歡節”活動最受歡迎,通常11月分是大陸消費淡季,近年來因為“光棍節”的帶動,反成了消費旺季,是商家“有節過節、無節造節;沒有淡季的市場,只有淡季的思想”行銷成功的經典案例。

  大陸商家掌握大陸1.8億單身人口,果然創造出全年最驚人的營業額。反觀臺灣,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臺灣25歲到29歲的人口中,每100位就有70位未婚,20歲以上單身族約有473萬人,全臺可能有一半成人過著單身型態的生活,單身商機應該極具潛力,可惜未産生類似創意。

  大前研一去年出版《一個人的經濟》,一度成為熱門話題,臺灣也開始注意這項趨勢,但除了便利商店積極推出單人飲食外,目前各産業能滿足單身消費者的需求與優惠的産品並不多。單人生活形態越來越明顯,業者卻還沒有掌握這龐大的商機。

  大陸商家,特別是網購業者從光棍節中已創造出“獨具慧眼”的單身經濟商機,臺灣業者看到了嗎?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