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棍節”狂購,拼錢還是拼心情?

時間:2012-11-13 11:02   來源:台灣網

  來自天貓官方數據顯示,淘寶網“光棍節”當日第37分鐘的時候突破10億,在1小時10分種時已達20億,按照天貓預期百億計算,已完成五分之一。僅僅在開放活動的第一分鐘,就有超過1000萬人涌入天貓,而淘寶官方的數據去年是342萬。(11月11日 新華網)

  如今網購已成為購物方式的主流之一,其驚人的爆發力著實不容小覷。從天貓給出的官方數據可以看出,今年“光棍節”的消費人群在節日開始就比去年同期整整翻了三倍,如此驚人的增長速度不得不讓人想一探産生這種高銷售額背後的原由。

  中國的節日不少,加上外來文化的熏染,一些“洋節”也融入到人們的生活中,細細數來,一年之中約有四分之一的時間都在過節。在眾多節日中,“光棍節”並不起眼,比他“身價”高的節日也比比皆是,但惟獨今年的“光混節”竟創造出了網購的銷售神話。據淘寶數據顯示,11點24分,天貓支付寶交易突破80億元,累計成交3635萬筆,這組數字超越了去年美國網路線上銷售市場中最高的一天的銷售額。

  銷售神話的成績並非無因促成,其發生在“光棍節”當天也並非偶然,商家們能夠把握機會把原本是銷售淡季的11月變成狂購盛宴,是抓住了“光棍節”這個具備“形單影隻”略顯傷感的節日,在漫長的商業宣傳鋪墊後的一次大豐收。

  早在10月中旬,網上就陸續有商家開始宣傳有關“11.11商品大降價”的相關活動,像蘇寧電器的“0元暢購”、天貓商城的“一年僅此一天”、阿里巴巴的“全場5折”等等足夠吸引網民眼球的宣傳,在潛移默化中向廣大購買群發出這樣一個資訊:“光棍節”網店商品全面大幅降價,總該買點兒什麼才不吃虧。

  消費者都有著不同程度的從眾心態,總覺得買的人多的東西就是好的,別人都搶的東西自己沒搶到就虧得慌。這就造成了類似淘寶一些商品剛上架就被“瞬秒”、支付頁面幾度崩潰、降價半個小時銷售破十億的狂購現象。

  加之“光棍節”的特殊含義,給予了那些事業上、情感上備受壓力的消費群體一個發泄的突破口,畢竟消費能使人獲得一定的愉悅和幸福感,打折降價的商品也更能填滿消費者的比價心理。不可否認,在“光棍節”的日子犒勞一下自己,是單身一族的普遍心態。

  因此,商家們成功的把“光棍節”變成了“狂購日”,不僅僅是因為在金錢上削減的利潤,更大程度上是商家們抓住了消費者青睞打折商品、從眾參與性強、單身情節等心理,打出“價錢”、“情感”雙王牌。

  成功的商業事例是可以借鑒的,但同時也要從中進行反思改進。對於網路商家而言,在大力宣傳吸引消費的同時,也應該把發展規劃落到完善網路功能上去,避免頻頻出現因消費集中而出現的網頁崩潰現象。對於消費者而言,能買到實惠公道的商品自然是好,但也要把握尺度,不要盲目跟風,做到理性購物。(台灣網網友 王春曉)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