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蔡英文欲解執政困境 唯有靠“兩岸自己人”

2017年07月24日 08:3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國時報》24日發表社論指出,蔡英文現在確實處於內外交迫、不滿之火遍地燎原的困境,只有團結“兩岸自己人”,才能解開目前的執政困境 。

  社論摘錄如下:

  蔡英文上任1年多,不論內政、兩岸、“外交”,都只有一個“亂”字可以形容。對此,長期為綠營喉舌的《自由時報》也看不下去,該報社論為蔡英文的執政危機把脈問診,認為蔡英文的主症在“執政節奏沒有抓住輕重緩急”、“島內戰場深陷泥沼,社會亂象此起彼落”,這部分的診斷沒錯,但該社論把亂象歸責反年改團體,把抗爭的人扣上“早已傾向中國”的紅帽,並指控“中國勢力介入”。庸醫誤人、庸論誤國,如果蔡英文真的採用這種庸論,不但不能化解千瘡百孔的執政困局,更將為處處火種的民進黨當局加油添柴,加深亂局。

  蔡英文確實處於內外交迫、不滿之火遍地燎原的困境,不滿年金改革的軍公教團體固然頻頻抗爭,但軍公教的不滿並不是社會全部的不滿;一例一休激得百業敢怒也敢言,連勞工都不埋單;陸客不來,欣欣向榮的臺灣觀光淪為“慘業”;原本追求和諧、保持出世中立、不涉政治的宗教界,最近也動了怒,因為蔡當局“減香滅香分不清”,激得連神佛也得上凱道怒吼;同婚與多元家庭爭議,更逼迫最支援民進黨的長老教會出面抗爭。請問,這些都是軍公教團體激起的嗎?

  從近日的滅香事件,就可以看出民進黨當局是如何地傲慢顢頇。“環保署”推動寺廟減香,出發點並無不善,但是在溝通上顯然失去了對民間信仰該有的謙卑與尊重,讓各地宮廟擔心當局打算假“減香”之名,行“滅香”之實。民進黨輕忽傲慢,以致烽火燎原,連蔡英文也動怒。但民進黨竟然把自己溝通不佳的責任推給“對岸操弄”,又是一頂紅帽扣在抗議的宗教人士頭上。

  這種粗劣的手法,無怪乎連立場“親綠挺獨”的宗教民俗界也大罵,從污名化民間信仰到把運動者抹紅,請問這些骯髒手法,哪一項不是獨裁者擅長的政治輿論操控手法?

  在滅香爭議上,民進黨先是輕忽,及至發現事態嚴重,又開始操弄這是謠言、是“中國網軍”介入,這種黔驢技窮、只會抹紅的“101招”,讓人彷彿回到國共軍事對峙、“匪諜就在你身邊”的年代,不知今夕是何夕。

  那麼蔡英文應如何突圍解困呢?很簡單、也很困難。簡單的是,蔡英文該知道,推諉責任給軍公教與大陸,只能做“情緒嫁禍”,絲毫無助於問題的解決。蔡英文要立即停止只能掩蓋問題、不能解決問題的“政治算計”,而要放開心胸、拉高視野地“計算大局”。計算大局的第一步就是真心接納“臺灣人也是中國人”的身份認同,在此認同上,內和藍綠、外撫兩岸。對內,蔡英文必須儘快化解藍綠對立,建立真正的臺灣共識。

  蔡英文在解嚴30年時,説她要終結藍綠對抗,這句話是百分百的正確,但蔡英文卻加了“臺灣主體性不會消失”的前提,不禁讓人覺得其實是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暗示,藍會讓臺灣主體性消失,終結了藍就解決了藍綠對抗,希望這不是蔡英文的意思,否則臺灣在蔡英文治下將永無寧日,藍綠間的對立只會更激化無解。

  藍綠內鬥一日不解,蔡英文就不可能有餘力去平撫緩和日益緊張的兩岸關係。唯有蔡英文以臺灣領導人的身份,以行動遞出橄欖枝,讓藍綠真誠和解,真心停止互鬥,才能停止反覆不止的政治與社會亂局,並在兩岸上結合藍綠共識,一起面對並解決兩岸僵局。

  不過,這個“最簡單”的解方必須建立在“臺灣人也是中國人”的認同基礎上,才有成局的機會,所以這也是“最困難”的解方,因為蔡英文看起來不太容易轉此一念。

  但是,臺灣真的不會、也不可能有其他的路可走了。蔡英文是不可能消滅藍的,用“親中賣臺”的老調抹紅反年改團體,不但不會生效,反而增加抗爭者的憤怒指數。軍艦泊臺之議被AIT主席莫健打臉,更吐露了期待美國保護臺灣的天真。

  套句大陸軍機繞臺時,大陸飛行員在與臺灣方面應答時所稱:“自己人哪!”這“自己人”正是重要的關鍵詞。唯今之計,由蔡英文領導臺灣人民重新建立“中國人”認同,當蔡英文願意説出“我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時,就能與中國大陸恢復臍帶相連的同胞感,成為“自己人”,這樣兩岸才有再返春天的時候,蔡英文也才有走出執政僵局的可能。

[責任編輯:趙靜]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